随着“毕业季”临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又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民政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做好2023年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如何让这些年轻人有事干、能作为、稳得住、可成长?蓬勃发展的社会组织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新方向和新空间。
给梦想一个机会
入夏后,云南昆明的天气与就业市场一样“持续升温”。5月底,在西南林业大学校园内,228家社会组织及会员单位开启专场校园招聘。
现场提供的3677个岗位吸引了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工商学院等高校的近万名应届毕业生。高温下,他们围拢在各个展位前,详细咨询岗位要求、发展方向、薪资待遇等情况,寻找与专业匹配且自己心仪的工作。
3个多小时,陈璐前后与5家招聘单位交流沟通。多方获取资源信息,让她觉得“更容易瞭望到毕业后入海的航向”。
“第一份工作,老师说可以把选择面放宽一点儿,比如到社会组织就职,让自己历练一番。”陈璐告诉记者,为此她专门“做了功课”,发现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全国登记的社会组织目前有90.2万家,吸纳就业超过1000万人。
民政部日前发出的《关于做好2023年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提到,要引导专业性社会组织挖掘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会工作、托育等领域的服务空间,加大高校毕业生聘用力度。
有了政策的推动与鼓励,年轻人是否有意愿把人生第一步迈向社会组织?
对于目前已从事社会工作5年的梁江波来说,答案是肯定的。虽然双目失明,但这并不影响他在机构中成为一名助盲培训师。去年,梁江波更是考取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专业2022级研究生。
“从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红丹丹视障文化服务中心。在这家为盲人群体提供服务的公益组织,我开始接受普通话课程培训,后来考取了普通话一级甲等证书。”梁江波告诉记者,培训的过程中,他感受到社会组织的温度和残障人士的潜力。培训课程中所掌握的技能,为他接下来的人生带来了很多机会。
经“红丹丹”推荐,梁江波开始在一家主打“电话图书馆”的公司实习,后跳槽到中国盲文出版社编译部,希望推进有声图书项目,“能与人交流,还可以帮助偏远地区的盲人”,他对这类工作非常认可。
2019年,梁江波加入北京市心目助残基金会,正式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保障残疾人的平等权利,促进残疾人融合发展,进入专业的社会组织就业,也正是给自己实现梦想一个机会。”梁江波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像梁江波一样的年轻人正怀揣各种“梦想的种子”,而覆盖领域多样化的社会组织,恰如肥沃的土壤、绵绵的细雨、合适的阳光,能助力培育这些“种子”发芽、成长。
多措并举 “职”等你来
一方面,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难”;另一方面,社会组织普遍“缺人才”。如何挖掘潜力开发用工岗位,推动更多年轻人来社会组织就业?
记者采访了解到,以社会团体、基金会和社会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社会组织,正发挥各自优势,成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新天地和新方向。
在各地,社会组织也纷纷拿出切实有效的举措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其中,山东省社会组织总会日前专门成立人才交流部,细化6项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措施,鼓励近300家社会组织会员单位优先吸纳高校毕业生实习就业;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社会组织发挥动员社会力量、链接各方资源、提供专业服务等优势,“增岗拓岗”助力开发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服务……
高级社工师李涛认为,让就业者少走弯路,社会组织在培养模式上应有充分考量,“岗位价值的发挥不能只看能力,还少不了奉献社区的专业理想。社会组织必须建立起专业的服务管理和督导支持系统,而每一名社会工作者都有责任培育人才并对其发展负责。”
以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为例,该机构为实习生提供了岗位支持,培育专业理想,增强其岗位胜任力;在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外,还会形成书面、个案、小组督导、实习前规划及实习后评估,与校方沟通等协作机制,这些均由具备督导资格的资深社会工作者担任。
身为该中心主任的李涛表示,“协作者”中心的一个目标,即通过接收实习生,培养就业者了解本土社区服务实践,培育公益理念,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业服务能力,推动其持续参与社区服务。
截至目前,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在北京、江苏、江西、山东、广东等地共有5家机构,专职人员中60%为大学应届毕业生。从实习生成长为一线社工乃至机构管理者的,超过20人。
在李涛看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社会组织可以发挥三方面作用。“一是作为就业载体,通过直接提供岗位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二是发挥职业赋能和教育救助功能,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促进稳定就业;三是发挥资源整合作用,扩大学生社会参与,发掘就业机会,联合多方形成合力。”
躬身入局 发挥优势
据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6月至8月,全国社会组织共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招聘岗位约11.3万个,实际招聘8.5万余人;设立就业见习岗位约5.9万个,实际招收4.3万余人;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近1.4万场,推动11万余家会员单位发布招聘岗位约55万个。
面对到来的又一波高校毕业生就业热潮,社会组织如何更好地发挥优势,从整合社会资源、提供社会服务、推动行业发展等方面着手,为稳定就业作出贡献?
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业指导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贾利军认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首先要基于自身定位,通过各类就业服务平台、自建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做好招聘宣传,树立社会组织良好形象,全力提升高校毕业生、社会公众对社会组织的了解与认知。
“社会组织与其他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相比,具有可以整合社会资源的独到之处。在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不要千篇一律,可立足自身优势及特点,引导高校毕业生将个人成长成才与服务群众、发展公益事业、增进民生福祉结合起来。”贾利军表示,全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多方位给予帮助的同时,青年人自身也要阳光向上、自立自强,怀着一颗平实之心,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在实践中一步步成长起来。
在北京瑞森德社会组织发展中心理事岩松看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既是社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提升和优化专业服务的机会。社会组织可以根据岗位和项目需求,招募有潜力的人才,将原先传统的“选、育、用、留”变为“做中学,学中做”的行动学习模式,借助“老带新,新帮老”的机制,快速培育组织的业务骨干。
岩松还提出,社会组织需要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学校、社区、企业等多方参与,形成合力,诸如在高校毕业生中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心理辅导、职业规划等项目,帮助他们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
“1158万名毕业生是优质的人力资源,也是下一轮中国经济腾飞的有生力量。”贾利军表示,在他们激扬青春、逐梦前行的道路上,社会组织需要用事业留人、用舞台留人,在吸纳就业方面不断挖掘潜力、拓宽空间,通过自身努力让机构在行业中变得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