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人的健康素质,青少年是黄金期。”“一些城里孩子,缺的不是营养,缺的是运动。”“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关注青少年健康体魄,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谈到他的思虑。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前夕,在视察北京育英学校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体育锻炼要从小抓起,体育锻炼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镜”就少一些。
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关乎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大事,也是代表委员们多年来持续呼吁关注的问题。
儿童慢病也需要防、筛、控系统化干预
“目前,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对身体锻炼和运动兴趣培养的忽视,造成‘小眼镜’‘小胖墩’等不良健康状态呈现低龄化趋势。”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刘国梁曾就此话题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在刘国梁看来,对学龄前儿童运动类课程和课外运动培训内容,应在国家层面出台指导性意见,同时还应提升体育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权重,让每个孩子接触并熟悉两至三个运动项目,帮助孩子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逐步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问题表达了自己的思考。
“现在,近视、肥胖、龋齿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常见慢病。就拿肥胖来讲,儿童的肥胖如果不及时发现、干预的话,在儿童期就可能引发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脂肪肝等一系列疾病,男孩的第二性征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儿童时期的这些常见慢病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如果不及时调整,它将形成‘儿童期成人病’,到了成人期就形成了慢病。”倪鑫强调。
为此,倪鑫建议,从防、筛、控三个方面干预这些慢病,来呵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防大于治。既然是慢病,首先就要加大科普的宣传,让家庭特别是孩子的父母知道形成这些病都有哪些原因。以北京儿童医院为例,我们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在积极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每年都要通过网络、媒体举行不下百场的慢性病科普宣传活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活动中我们让孩子们的家长一定要参与进来,目前看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倪鑫介绍。
慢病防控,早筛同样重要。“比如龋齿问题,定期的早筛就可以在牙齿出现问题时,采取窝沟封闭等方式来干预。”倪鑫说。
除此之外,倪鑫还呼吁,卫生、教育、社会、企业等共同联动起来,争取形成合力,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生活和饮食环境,培养起孩子们的健康生活习惯。因为,儿童健康和儿童的慢病防控绝不是一人一己之力或一个部门就能够维护的。
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
“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素质,不能落下了心理健康。”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向记者强调。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他还就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交了相关提案。
张其成说,国家层面已经越来越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但目前这一问题的现状仍不乐观。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2021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显示,10至19岁年龄段的青少年中,有超过13%的人患有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精神疾病。我国的相关统计也显示,约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其中4.0%的青少年属于重度抑郁风险群体,10.8%的青少年属于轻度抑郁风险群体。”张其成用数据做了介绍。
对于造成儿童青少年心理创伤的原因,张其成认为,主要在于不正常的家庭环境影响、学校教育的功利化与唯分数论以及社会因素,特别是网络世界的负面影响。
“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建议由教育部牵头设立国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该中心应与国家卫健委新成立的‘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协同合作,从心理科普、专业筛查与评估、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危机干预、专业技能认证、人才培养与人才库建设六个方面,整合资源、统筹管理、统一标准,建构面向中小学生的心理服务体系框架。其中,要特别加大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用三年时间打造一支服务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需要的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在中小学校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定期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体检’,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常态化、制度化。”张其成表示。
与此同时,张其成认为,对家长进行定期心理健康教育,将家长学校建设纳入中小学教育工作总体部署也至关重要。
“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心理疾病预防能起到关键的作用。中国的家长急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科普与指导,建议全国根据不同情况设立5-6个大区或选择几个试点区,编写家长学习成长专用学习训练教材,延长对青少年心灵成长支持的战线,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合,架构对青少年人格、心灵以及学业成长的三维支持系统。”张其成解释。
在调研过程中张其成还发现,有部分省份已经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纳入医保,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也增加了患者在出现心理创伤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的主动性。在他看来,这一探索应逐步在全国推广开来。
“如同孩子们的身体健康需要全社会合力维护一样,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同样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们营造出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成长环境。”倪鑫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