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之道,思变求新
1995年6月,我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书法展,一晃已近30年了,无论是起初的业余为之,还是如今作为专业工作,对书法执着追求的心情始终未变。面对传统、面对艺术,常怀敬畏之心,常怀虔诚之心。
我写得最多的是隶书,多取法汉隶,如《西狭颂》《石门颂》之类。或者再前探,在简帛书、秦古隶中吸取精华。我的隶书力求高古,即形的古朴、恢宏,意的敦厚、朴茂。用笔同时汲取了四山摩崖的一些特点,不作蚕头燕尾,在沉着、自然、浑厚、劲拔中寻踪觅迹。
著名学者楚默认为:“对绝大多数书法家来说,缺少的不是技巧,而是心态;欠缺的不是知识,而是审美趣味的选择,时俗以为美者,不必盲从,而经过比较后选择不能轻易放弃。”我时常自省自己不被时俗所迷惑,坚持自己的审美情趣。通过读帖、临帖、不断地外出访碑,揣摩隶书如何更蕴含于古雅、古拙、古朴的气息,那是非一日之功所能求之,需积年累月,厚积薄发。隶书创作中的一些想法是从四山摩崖与伊秉绶那里得到的启发。一方面是崇尚四山摩崖点画的自然之态;另一方面清代伊秉绶高古博大,气势恢宏的隶书与众不同,真所谓古劲、古拙、古茂均有之。我的隶书并不讨巧,还有点笨拙,方方整整的缺少姿态和字形变化,弱化了隶书常用的蚕头燕尾。书法之道,须思变求新,笃行致远,脱俗趋雅,振作于当下,着眼于未来。
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
书法是一门抽象艺术,一旦将文化意蕴与书家情感注入其中,就显得更丰富,更高雅。书法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亦是我的专业。
“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京杭大运河在无锡穿城而过,20年间我几乎每天都行走在这条美丽的水弄堂边。有时我也会停下脚步,看看周围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古桥、古街、古寺、古塔,这些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存就像老朋友一样,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中国的历史人文景观往往与书法形影相随。作为一名书法工作者,能生活和工作在这方水土上,沐浴在如此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中,令我感到幸甚至哉。
对书法的探索并未囿于隶书。回顾学书历程,从颜、柳楷法入手,继临北碑以求变化,后又上溯秦篆汉隶,才逐渐摸索到凝练舒展、拙朴端庄的风格。各种书体的内蕴和意境的产生,离不开厚积和触类旁通,在篆、隶、楷诸体中感悟不断渐进式融合的笔墨意趣,达到令人回味的体验。
所以,我力求在每种书体上用功,以此悟通各书体之间的关系。现在,用在行草上的时间略多一些,在临古中不断自我调整情绪,感性多一点,笔下的变化多一点,力求营造出静与动、断与连、正与侧、虚与实的审美特质。
我时常把王艮的《乐学歌》翻出来读一读,体味一番。歌曰:“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我非常喜欢这首歌,在自得、自省、自觉中教会我将“学”与“乐”融为一体,视为一物。
书法学习与创作都需要内心的宁静,能否做到宁静其心、自得其乐,关键要看有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得与失、成与败,能否泰然处之。以平常心处世,以平常心习书,将向善与求乐统一于心,这是《乐学歌》的境界,从中我也得到很多启迪。乐中学,学中乐,学习书法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向善、向美的过程。
以书会友:探寻“众乐乐”之路
古语云:独木不成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我的学书之路上,非常乐于与他人分享,多交艺林挚友。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就与友人组织成立了无锡青年书画研究会,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为后来筹建无锡市国画院并主持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民盟无锡市委的支持下,又成立了民盟中央美术院无锡分院。在这些平台构建中,我得以更好地践行“众乐乐”初心,一起走出书斋,走进基层,深入社区、学校、部队、企业开展学术讲座和书画培训。
地处江南的无锡,人文历史悠久,本土书法艺术不断发展,书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通过举办“太湖风”书法系列展览,打响“太湖风”书法品牌,在国内外书法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积极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与名家面对面交流,以拓宽无锡书家的视野;另一方面,组织太湖风作品展在上海、合肥、广州、贵阳、海口、南宁等地巡展,以扩大无锡书法创作群体的知名度。
多年来,除策划承办“太湖风”书法系列作品展以外,同时挖掘无锡本土创作积淀和创作研究成果,梳理无锡地域书风,如举办“明清江南刻帖研讨会”,主编出版《无锡书法论文集(1-3辑)》等,极大丰富无锡地域书风的研究成果。
2019年10月,我担任无锡市书协主席,开始把更多精力用在如何推动书法队伍整体修养的提升,使艺文兼修落到实处。在无锡市书协成立40周年之际,由我牵头组织的无锡百位书法家的百件书法作品在北京中国文艺家之家成功展出;同时在无锡、宜兴、江阴三地举行“深入生活实际,书写美丽无锡”书法作品巡回展,不仅营造了学习氛围,激发了创作热情,也通过组织各类展项,提升创作能力和学术含量,推动创作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作者系民盟中央美术院无锡分院院长、无锡市书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