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协商,让原本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且矛盾纠纷时有发生的两个村寨拧成一股绳,大伙有商有量,共建美好家园。”5月26日,刚参加完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凤尾镇“建睦邻村寨 兴和谐家园”院坝协商会的凤尾镇党委书记周正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周正伟脸上的笑容,源于凤尾镇和平新村和其毗邻的傣族寨自然村多年来的一段渊源。一边是背井离乡的库区移民,一边是割田让地的本地居民,由于风俗习惯、文化传承差异,两个村寨的村民一直来往较少,且邻里纠纷频发、资源利用矛盾突出。
就是这两个“积怨已久”的新老村寨,在当地政协组织的牵线搭桥下,共商友好相处之事、乡村振兴之道,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融合发展存难题
傣族民居依山傍水,潺潺河流穿村而过。在这里,游客可以在翠竹林中漫步、在叠水瀑布嬉戏、品尝傣族美味……走进凤尾镇傣族寨自然村,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
自2022年镇康县政协在这里组织召开“打造乡愁水韵 助力乡村旅游”协商议事会后,当地上下齐心协力共谋乡村旅游,取得了良好成效。然而,今年县政协在开展“协商在基层”回头看时发现,傣族寨自然村乡村旅游发展还存在旅游线路短、景区少、留不住游客等问题,与毗邻的和平新村“抱团取暖、连成一体”做大做强乡村旅游已迫在眉睫。
“思路很好,但想落实并不是那么简单。”镇康县政协委员、凤尾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陈新秀在调研中发现,和平新村76户345名群众于2014年从小湾电站库区移民搬迁到此,以汉族、彝族为主;傣族寨自然村75户307名群众93%为傣族,是傣族聚居村。两个村子唇齿相依、一衣带水,理应一体规划、共同发展,但由于风俗习惯不同,和谐互融氛围不浓,邻里纠纷时有发生。陈新秀还了解到,由于两个村寨基层社会治理未形成合力,因此还存在重大事项不沟通、环境卫生清扫不统一、周边人居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在陈新秀的提议下,经县政协研究决定,并经过前期多次调研,一场别开生面的“院坝协商”由此展开。
院坝协商议良方
当天,会议在凤尾镇和平新村小广场举行。担任主持的县政协副主席杨文海宣布协商议题后,两村村民纷纷打开了话匣子,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傣族寨自然村乡村振兴理事会理事长沙正梅第一个发言,她说:“上次协商以后,我们傣族寨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旅游景点,人居环境和旅游配套设施大幅改善。但是,景区少、留人难,我建议把旅游线路延伸到和平新村,两个村寨的规划要一体设计,融合发展。”
“我们都是镇康人,只有抱团取暖才能更好发展。我们村的3D墙绘、景观栈道、凤庆特色美食等都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希望我们村和傣族寨能一起发展旅游业,建议打造河道景观,贯通两个村。”和平新村村民杨建鹏的发言赢得大家一阵掌声。
掌声刚平息,傣族寨乡村振兴理事会成员景德明就接茬道:“环境好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玩,现在两个村子周边有一些零散住户和经营户,不注意卫生,建议必须一起纳入管理,环境卫生一起治理。”
对此,和平新村乡村振兴理事会成员赵天成认为,要形成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格局,就要建立相关机制,涉及重要决策双方理事会要共同商量,重要信息要互相通报,组织活动要相互邀请。“比如彝族火把节要邀请傣族来参加,傣族泼水节我们也要积极加入。”
凤尾村总支书记饶艳表示赞同发言人的意见。她指出,两个村的党员、理事会成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加入联合护村巡逻队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做到和谐相处、共建和美家园。
协商议事在群众一阵阵掌声中层层推进,实实在在出点子、谋发展、议治理。
共话和美新篇章
受邀参加“院坝协商”的县委政法委、县文明办、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民政局等部门负责人纷纷回应群众发言,表示将在普法强基、乡村旅游规划建设、文明村寨创建、移民搬迁后期项目扶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动两个自然村和睦共处、共创和美村寨。
最后,会议形成了构建乡村旅游“一体”推动机制。提出围绕乡村旅游吃、住、行、游等基础要素,依托区域独特自然资源、民俗文化等优势,抱团开发旅游线路,建设凤尾河畔傣族田坝田园综合体;创新睦邻友好“双向”协商制度,重大决策、重要事宜双方乡村振兴理事会要互通情况、协商;深化基层治理“三联”工作,做到人居环境联治、社会治安联防、志愿服务联动。
“接下来我们将依托今天会议达成的共识,修订完善两个自然村的村规民约,实现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凤尾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应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