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财经周刊

让每个人都享受到数字时代的红利

——来自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的共识

本报记者 司晋丽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13日   第 05 版)

石油巨头意大利埃尼集团在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中,依靠5G技术传输海底图像;在中国福建省安溪县,茶农用手机对茶园进行实时数据监测、视频监控、设备控制;在撒哈拉以南的一些国家,因缺电又缺网,平均每千公顷耕地里只有0.4台拖拉机在工作,农业现代化就像科幻小说里的世界一样遥远……

这些都是数字时代的真实图景,也是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如何更好实现数字化对工作和生活的赋能?如何缩小数字鸿沟,让数字时代的红利为人人所享?这是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专家学者们的共同关切。

数字化和能源的双向奔赴

“数字化为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能源和数字早已实现了互动,以数字化为抓手,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动战略转型。”埃尼集团全球副总裁、埃尼中国董事长乔瓦尼说。

作为一家综合性全球能源企业,埃尼集团在数字化转型战略中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做法。例如,工业资产智能化,通过数据算力和人工智能共同发力,可以实现生产优化、提升产业运营的效率、降低能耗,而且能够持续的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再如,以数字原生为关键来推动新产品工程和实施,从研发阶段就深入应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从而加速实现能源转型。

法国电力集团副总裁傅楷德建议,中国可以瞄准电动汽车发展的迅猛势头,将数字和能源结合,实现“电动汽车+大数据”,来减少充电频率或者帮助司机找到最近的充电桩。

“很多法国跨国公司与中国国企都有联合研发项目,在很多领域都设有研发中心,涉及航空航天、能源、汽车、化学环境、制药、设备、生物技术、IT、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等。法国电力在北京就有一个专门的本土研究中心。”傅楷德表示,中法科技合作是两国重要的合作领域,两国优势互补,密切合作,从而更好地推动创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改善全世界人民的生活质量。

缩小农业数字鸿沟

无人机可以播撒农药,粮食可用机收,遥感和卫星提供气候预警。未来,机器人会不会取替农民?农民是否也存在失业的可能?

“农业机械化可以让农业生产更具韧性、提升生产效率、改进产品和作物的质量、促进体面就业、增强环境的可持续性。”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驻华代表文康农充分肯定了数字化和农业的连接。

同时,他也流露出隐忧——在中低收入国家,农业方面的GDP每100美元中只有34至72美分用于农业研究和发展。“必须升级技术基础设施、提高素养和技能水平等,确保小农户可以受益于技术创新。”

在文康农看来,当前,国与国、人与人、行业与行业、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非常明显,不同主体的数字素养和能力千差万别。“所以我们最重要的一项原则就是要负责任地推动技术变革,开展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要在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建立合作框架来提升生产力、韧性和可持续性,事先预测到技术发展对于这些方面的影响,我们的政策也要向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倾斜。”

近年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数字千村”行动,还启动了数字倡议的知识共享平台,展示了来自中国的10个全球数字农业和创新技术案例作为最佳实践。这些案例中,涵盖了广泛的数字技术,比如智能水产养殖、园艺和茶产业物联网。

引导人工智能造福人类

通用人工智能也是本次峰会备受关注的对象。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技术,AI早已成为各个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则将人工智能发展带入新的拐点。

“从表层看,ChatGPT技术是一个聊天机器人,但是其背后是对自然语言深度的理解和语言的生成,以后我们可以用这种完全自然语言交互的方式去获取数字化服务。”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晓如表示,这是一个大机遇,要有更好的技术来提供底层支撑服务。

除了ChatGPT,美国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夏权还提到了另一种生成式模型 Stable Diffusion。“在前不久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我们作了演示,基于简单的文本输入,画一只戴有盔甲、手持利剑的小猫,在终端上仅仅用数十秒的模型计算之后就可以创造出一幅逼真的图像。高通在终端侧运行大型模型,实现这样的功能仅用了不到15秒,这也是目前智能手机最快的推理速度。”

据预测,到2025年,在智能手机、PC、平板电脑、扩展现实、汽车和物联网等细分领域的AI应用率,将从2018年不到10%增长到几乎100%,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终端侧的AI将成为许多关键平台的标准特性。

夏权认为,随着通用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将从生活领域的智能化渗透到生产领域,尤其是应用到工业互联网。“目前的工业互联网更多还是需要传统的人工智能大量学习相关数据,但实际上在工业场景下,有很多数据是很难获得的。随着通用人工智能后续的发展,我们认为包括结合5G等核心技术,5G和AI相交互融合,那个时候就能够真正赋能整个物联网的发展。”

记者注意到,通过数字创新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让所有人享受到数字化生活,又能更安全地驾驭数字技术,为人类所用,是与会嘉宾们的强烈共识。

2023-06-13 本报记者 司晋丽 ——来自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的共识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4934.html 1 让每个人都享受到数字时代的红利 44,93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