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面对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目标、复杂多变的国际竞争关系以及未来学科交叉的科技机遇,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离不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支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仙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陈仙辉直言,当前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个“国之重器”在自主研发、建设、运营、科普等各环节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有碍设施创新效能的充分发挥。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自主创新和引领能力不强。要建成国际领先的设施,掌握自主研发的先进手段至关重要。”作为中国科学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陈仙辉举例说,高能对撞机、加速器、散裂中子源以及子午工程等设施的“助手器件”——速调管,虽然布局了研制平台,但核心自主技术储备不足,仍依赖进口,容易被“卡脖子”。
“首先是部分地区存在设施无序竞争和规划前瞻不足。一是部分地区之间存在无序竞争。虽然国家已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但市场主导下又出现人才纷争的问题,例如仅先进光源建设就包括合肥、武汉、大连、深圳等,同一领域不同区域的设施又引发了人才的无序竞争。二是部分地区设施建设存在规划前瞻不足。例如,部分光源装置项目规划从当下发展出发,未能前瞻性地考虑升级换代问题,急于投入资源着手建设,一旦下一代新光源出现,现有布局的光源难以保持世界前列。”
“其次是设施平台的创新资源聚集作用未充分发挥。在产业用户集群发展方面,我国大部分技术企业发展水平尚未达到需要使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升企业效益的时期,且缺乏专门机构集聚与调动社会创新主体参与创新活动。”陈仙辉指出,目前设施人才引进注重“科研大才”,设施维护、产业孵化类人才团队储备相对不足,且人才考核晋升机制以科研导向为主,导致数量少的科工复合型人才因职业发展受限而选择离开。
陈仙辉强调要强化设施原创性、引领性。“一是在设施立项、经费申请阶段,将设施建设与技术的原创性挂钩,鼓励自主原创性设施相关技术的开发。二是在战略必争领域鼓励自主超前发展,要在一期建设中考虑设施后续过程中的不可预见性支出,支持后续建设项目不受规划期限制。”
他建议,“加强设施的国家战略部署和统筹布局。建立设施工程多地共建共管机制,成立跨地区协同承担部门,从现有设施所在地区适当扩展到邻近省市,通过地方分部灵活调整人才队伍布局,在平常时期,由各分部与总部完成日常工作,在重大项目需要时组建成为大规模团队;优化设施评价体系,设施建设除要考量地方发展目标外,还要在国家层面将设施运行效益与战略价值纳入立项评价和结项评估指标体系中,保证地方建设不偏离国家战略方向。”
“要构建多元联动、力量协同的设施创新生态体系。”陈仙辉建议,要着力构建“核心层—紧密层—扩散层”的多元联动、渗透的发展体系,完善设施与其他创新主体的对接机制,打造具有自我供血能力的大科学生态。核心层依托大院大所、高等学校和高新技术企业,寻求科技突破;紧密层着力产业发展,成立产业发展推进团队,负责挖掘相关技术创新应用前景,培养技术创新用户;扩散层依托设施同步推进社会科普,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氛围和人民群众的科学素养。
陈仙辉还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科普服务功能做了大量调研,他认为,立足“两翼理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具备先天科普优势。然而,目前在设施建设过程中,既缺少有关设施科普的长期规划,也缺少科普专项经费、设施科普场馆等,同时缺乏科普专业人才支持。
陈仙辉同时认为,科普需要“懂科学”、开展一线工作的科研人员支持,然而科研人员本身科研任务繁重,且主观上往往把科普工作定位成兴趣,缺乏专门的科普培训。
针对促进设施科普功能的发挥,陈仙辉建议,“强化设施运营者的科普动力,将科普纳入设施规划或考核指标之一,组建与培训专业化科普团队,并与立项审批、经费支持挂钩,鼓励科学家在科学传播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