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人物

李延声:讲好非遗传承人的故事

本报记者 张丽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19日   第 12 版)

日前,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李延声新作《神工——李延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写真》(第二集)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李延声继2012年出版《神工》(第一集)后历时10年创作而成。

《神工》(第二集)是李延声通过深入基层调查采访,以毛笔写真的方式,为第二批108位非遗传承人画像,共包括158幅作品、108篇采访文章。他介绍道,这批画作描绘的对象涉及传统技艺、戏剧、舞蹈、医药等诸多门类的传承人,涉及汉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鄂温克族等多个民族,时间跨度大、内容范围广,但都是对非遗传承人的精描细绘和独特记录。

“寻访第二批108位传承人时,我已步入古稀之年,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但社会各方面热心人士使我充满自信心,使我得以继续坚持与非遗同行,继续坚持以自己的独特方式讲述非遗传承人故事。传承人正是用心、用情、用功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这给我很大的感染力量,爱自己心里的艺术是最幸福的。”在李延声看来,文化遗产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和主角是传承人,他们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一代代传承中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源头活水就在于传承人,人是核心要素,了解传承人、研究传承人、关心传承人,能使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也是他创作“神工”系列画像的初衷。他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审美传统、乡土风貌以及文化积淀,使我们得以延续民族血脉、守护精神家园,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源头活水滋养艺术。

2023-06-19 本报记者 张丽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272.html 1 李延声:讲好非遗传承人的故事 45,27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