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体现出党中央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三大战略内在关联的深刻洞悉。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各部门各地区在三大战略协同配合、良性循环的认识上还存在偏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战略策略间不协同。三大战略实施中存在概念化、项目化倾向,缺乏有效协同。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为例,目前我国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有不少在往综合化、同质化的方向发展,缺乏系统规划,没有进行差异化定位,难以与国家科技战略发展目标相匹配。
二是部门间不协同。战略实施过程中部门化现象突出,“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的问题仍然比较多,各类资源统筹配置尚需优化,各部门各类平台、科技园区、人才专项、产业基金等建设分散重复,部门间互联互认的创新激励、容错机制、诚信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整体协同性尚待提高。
三是区域间不协同。中央提出发展方向之后,部分地区不顾自身情况,一哄而上,建平台、争项目、抢人才。结果是投资分散,成本加大,财政投入效能降低,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比如,目前各省各市甚至各县都在做科技计划,规划科学城、科技园区、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不仅摊薄了科技资源,还造成了大量的交叉重叠、低效重复。
新时期,我们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科教、人才、创新战略统筹、目标统筹、要素统筹和工作统筹,强化体制机制创新,系统推进三大战略扎实落地。
一是加强战略统筹。进一步强化三大战略的全局性、科学性和长期性。协同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一体部署,促进三大战略和具体举措有机统一,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更好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二是加强目标统筹。统筹好开放、发展与安全三大目标,推进科教、人才和创新的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有机协同。以开放思维谋划教育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强与国内外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全球网络,以高水平开放促发展、强安全,有效支撑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创新强国和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
三是加强要素统筹。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方面的职能作用,强化财政与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有机联系,推动重点领域学科培育、项目安排、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与资金投入的一体化配置,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实现为企业减负、为科研松绑、为人才赋能,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赋予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切实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四是加强工作统筹。按照“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强化央地之间和部门间的协同,搭建部门沟通和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建立制度间衔接机制。充分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推动形成多元参与、协力推进的“科教—人才—创新”工作格局。
(作者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