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1903年1月出生在河北省南宫县一个富农兼商人家庭,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做过翻译,从事过地下工作。抗战时期徐冰在重庆与文化科技界和上层民主人士交往密切,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参与领导了对济南、北平的接管工作,曾任两市第一批副市长。新中国成立后长期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成绩卓著。他为人热情直率、平易近人,深得党外朋友的信赖与好评。
1959年8月,毛泽东提出在国庆十周年时可否特赦一批确已改恶从善的战争罪犯问题,在与特赦战犯们的交往与接触中,徐冰的人格魅力给他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记忆。比如,杜聿明感到徐冰“位虽高,态度却很谦虚、诚恳,说起话来总是面带笑容,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官架子”。宋希濂对徐冰的风趣、幽默留有深刻的印象。沈醉是第二批特赦人员中的一位,也是前两批特赦人员中唯一一名国民党特务机关的头目。沈醉对徐冰的大度特别感激,对其为人分外崇敬。
沈醉是原国民党“军统”局特务机关的重要干将。特赦后,他一方面为自己的新生感到高兴,同时也因过去作恶太多而担心一些掌了权的共产党人报复他,给他穿小鞋或使他难堪。对徐冰,他怀有同样的忧虑。在全国政协举行的一次聚餐会上,沈醉对会议主持人徐冰感到似曾相识,但又一时想不起来。吃完饭后,大家开始聊天。这时,徐冰笑容可掬地走到沈醉身边坐了下来,问他是否认得自己,并递给沈醉一支烟。沈醉吃了一惊,心想这人肯定也是过去受过自己迫害的人,冤家路窄,等着挨训或穿小鞋吧。他接过烟后站了起来,很有礼貌地回答:仿佛见过首长,一时想不起来。徐冰一把将沈醉按在他身边的沙发上,笑呵呵地说:你过去接触的人太多,当然想不起来,你还记得你和吴景中来请我去吃饭的事吗?我叫徐冰,你该想得起了吧?徐冰的话一说出口,沈醉立刻想起了十几年前的一件往事:
在重庆时,有一天,沈醉的一位老同事吴景中急匆匆来找他,说有要事要见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想请沈醉给安排。吴景中本是中共党员,后来成了叛徒,当时在中美情报合作所当科长。几天前,他在路上遇见了徐冰。他与徐冰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过去关系很好,他知道徐冰是延安派来重庆工作的,请示戴笠可不可以和徐冰来往。当戴笠听完吴景中的情况说明后,马上决定第二天在军统局枣子岚埂大门侧的“漱庐”请徐冰吃晚饭。他要沈醉作好准备,并邀几个也是中山大学毕业的军统特务作陪,还叫沈醉派车要吴景中去接徐冰来。
第二天,沈醉决定自己驾车陪吴景中去,一则表示戴笠对客人的重视,同时还带点威胁的味道。沈、吴两位到了徐冰住处后,吴景中说明了来意并把沈醉介绍给了徐冰,可徐冰一口谢绝了。他首先请沈醉转达对戴笠的谢意,说自己实在抽不出时间,将来如果认为有必要,他会去拜会的。对于徐冰的这番托词,沈醉感到很意外,也很恼怒。他把脸一沉,说,请考虑一下,要是不接受邀请,我是没法回去复命的。徐冰一听,立即转过脸不再理会全身武装的沈醉,而是一个劲埋怨吴景中。结果,从第二天起,跟踪徐冰的特务就增多了。为了不引起麻烦,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再单独外出。
听徐冰补叙完后来的情况后,沈醉一个劲地表示歉意。徐冰却一再安慰沈醉,说提提这些往事,是希望沈在写军统罪行材料时,把这种“霸王请客”的事也不妨写写,好让人们知道军统和戴笠的这一套手法,并不是要追究沈醉个人的罪责。他还特意对沈醉说,过去你由于职业关系说了半辈子假话,今后应该学会讲真话。听了徐冰这样直率、真诚的话,沈醉心里分外感动,但仍没有消除徐冰会找机会“回敬”他的担心。
1964年12月底,在北京的十几位特赦人员带着家眷去东南几省参观回来后,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张执一请他们在政协礼堂吃饭,徐冰也参加了。他特别热情地招呼沈醉,并拉着沈和他同坐在一张长沙发上,还问了沈最近写材料的情况。徐冰这样对待沈醉,促使沈醉最终彻底打消了自己的顾虑。他切实体会到了徐冰这样的共产党人宽阔的胸怀与品格,以至20多年后仍然念念不忘,并将其写入自己的著作中,题为“冤家路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