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题新闻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上海市政协邀请外籍人士走访上海金融法院

本报记者 顾意亮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27日   第 07 版)

六月十五日,外籍人士在上海金融法院走访参观。

“制度型开放是更高水平的开放,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日,近60名外国驻沪总领事和领事官员、外国商会和外企代表、白玉兰奖获得者代表等外籍人士来到上海金融法院,实地走访这一由上海市政协推动建立的具有上海特色的法院。

在这场沉浸式体验活动中,外籍人士参观了上海金融法院诉讼厅,并旁听了一件涉外案件的审理,深入了解庭审秩序及流程。“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在沪国际友人能继续关注上海发展和上海市政协的工作,为上海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和上海的发展进步提供积极支持和帮助。”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肖贵玉说。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具有较高的法治意识和牢固的契约精神。近年来,上海市政协围绕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聚焦外商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等法治建设的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委员参与立法协商,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贡献智慧和力量。

自2010年始,数位上海市政协委员和住沪全国政协委员,在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以提案建言的形式连续“接力”,助推了上海金融法院的设立。2018年3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吕红兵执笔、黄绮和其他住沪全国政协委员联署提交了《关于设立上海金融法院的建议》。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上海金融法院的决定。当年8月20日,上海金融法院揭牌成立。

“上海金融法院是如何提升涉外金融案件审判水平的?是如何通过司法推进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规则衔接的?”在体验活动的交流环节中,领团团长、斐济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陈玉茹,上海市荣誉市民诺扬分别问道。

“上海金融法院积极回应金融市场改革开放对司法的新要求,努力构建公正、高效、便捷、可预期的涉外金融司法保障体系,高度重视具有规则创设意义案件的审理。”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金融法院副院长林晓镍给出解答,“在司法裁判中,上海金融法院坚持信守国际条约、尊重国际规则和惯例,通过金融市场案例测试机制,探索对接国际金融市场规则的新路径,并积极开展司法研究与对外交流,促进金融司法与国际规则衔接。”

“为营造优良的司法环境,上海市政协有哪些支持措施?”中国欧盟商会上海董事会副主席简思华问道。上海市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盛勇强表示,市政协通过深入组织协商议政和积极开展知情明政活动、专题视察考察、重点提案督办及政协委员参与立法协商等,助力营造优良的司法环境。

“上海市政协外事部门与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携手邀请外籍友人来到上海金融法院,让大家通过了解政协委员的履职实践,更深入地理解上海法治建设在优化全市营商环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花蓓表示,希望外籍朋友今后继续关心、关注政协工作,上海市政协也会为外籍人士深入了解人民政协、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2023-06-27 本报记者 顾意亮 ——上海市政协邀请外籍人士走访上海金融法院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552.html 1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45,55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