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慈善周刊

我国科技领域社会组织数量超4万家——

已成为建设科技强国重要社会力量

本报记者 顾磊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27日   第 10 版)

目前我国科技领域社会组织约4万余家,其中民政部登记全国性社会组织236家、国际科技组织17家。这是记者从6月20日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在京开展的“聚焦社会组织新风采 传递社会组织正能量”采访采风活动上获悉的。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大科技社会组织已成为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社会力量。

本次活动聚焦“建设科技平台,助力科技强国”主题,中国农学会等8家全国性科技学术社会团体介绍了学术类社会团体在凝聚科技工作者、促进科技创新、推进科学普及、培养青年人才、深化国际合作、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据介绍,民政部一直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和作用发挥,先后联合财政部门出台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政策文件,设立中央财政项目持续推进资金支持,联合发布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等政策文件。在科技学术社团建设方面,2020年,民政部与中国科协联合印发进一步推动中国科协学会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明确学会进一步创新发展的具体举措。按照文件精神,全国性科技学术社团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度,全国性科技学术社团举办各类学术研讨活动7000余场、参与国际交流活动1000余次,有效促进了学科研究、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人才建设。随着国家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持,科技类社会组织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记者注意到,在开展业务的同时,全国性科技学术社团非常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尤其在公益性科普方面积极作为,结合自身优势开展活动,成效显著。

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王天虹介绍,经过10年不懈努力,该学会科技志愿者的足迹遍布全国,为6万余名中小学生开展了500余节公益科普讲座,在20余个地区与中小学教师开展教学研讨和交流活动。通过学会发起的“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科普创新联盟”,已为乡村中小学捐赠各类物资价值达400余万元。

在公益活动推动科普下基层方面,社会组织也做了大量工作。中国自动化学会监事长王飞跃介绍,该学会健全科普工作网络,组建科普百人专家团、科普报告团、科技志愿服务总队、9支科学传播专家团、53家科普教育基地,加入中国科协“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汇”,还打造了“CAA科普下基层”“解密自动化”“智航助教”等多个品牌活动,持续开展科技志愿活动,建设了23所“智航助教”基地、两所爱心图书馆、8个智慧教育实验基地。学会相关工作还曾入选中国社会组织扶贫50佳案例。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理事长徐进介绍,该学会开展技术推广、项目对接、人才培训、科普讲座等多种形式的科技志愿服务,推进行业专家走进基层,推动技术国产化有效运行,支撑媒体行业的发展需求。

记者采访发现,近年来,各地对科技类社会组织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各级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就此提出建议。不少委员认为,随着科技类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在解决科普资源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等方面的问题中,将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民政部将持续配合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推进科技学术社团创新发展,积极贡献社会力量。

2023-06-27 本报记者 顾磊 我国科技领域社会组织数量超4万家——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561.html 1 已成为建设科技强国重要社会力量 45,56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