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慈善周刊

“司法社工万人培训计划”在京启动

记者 赵莹莹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27日   第 10 版)

本报讯(记者 赵莹莹)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近日在京举行的司法社会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司法社工万人培训计划”正式发布。

该项目旨在提升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司法社工队伍感受到来自行业内的互助支持,以及国家和政府对司法社会工作的高度支持和关注,提升其投身参与、积极发展司法社会工作的信心与动力,增强他们对行业的归属感和信心,从而推进司法社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的培训内容包括刑事犯罪预防与惩治的基础理论、法律援助、社会调查、社会矫治方面的法律规范及实操技能。培训针对的主体,包括已经从事和未来有志于从事司法社会工作的人员,在全国范围内分华北、华中、华南、西南等几大区、分省分行业,每年培训3000人次,争取在三到四年内完成培训万人的目标计划。

据介绍,作为社会工作者的重要一类,司法社工目前已在多地开展服务,为司法工作开展提供了重要助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司法社会工作委员会应运而生。根据工作规划,2023年该委员会将开展一系列工作,包括:为司法社工提供专业培训,将联合国家部委、主管部门、高校为司法社工开展公益培训;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将联合司法行政机关举办讲座,总结交流、分享经验,整合基层矛盾化解力量;加强联系地方司法社工组织,通过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增强组织凝聚力;开展法律服务活动,组织司法社工进社区提供法律服务。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王其江表示,司法社会工作扎根基层,立足社区,服务群众,通过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宣传教育以及心理辅导等多种方式,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周光权表示,社会治理结构的完善需要方方面面的工作,尤其是需要社会工作者加以推动,如犯罪预防、罪犯的矫治,需要司法社会工作者广泛参与和司法机关形成互补合力。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说,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专业领域,司法社会工作在法律执行和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司法社会工作可以提升社会公众的法治素养,预防社会矛盾和犯罪的发生,遏制或减少社会矛盾升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通过专业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公众对法律的认知和认可程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法律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司法社会工作法律体系,在反家暴法、社区矫正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中明确司法社会工作的重要意义与介入机制,为司法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

司法部原副部长刘振宇介绍,司法社会工作包含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未成年人帮教等众多领域和特殊群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不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诸多领域都需要借助司法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力量,这对司法社会工作制度体系和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陈存根表示,此次成立的司法社会工作委员会要积极致力于推动我国社会工作的理论中国化、工作组织化、队伍职业化、服务专业化、经费预算化、发展法治化进程。“社会工作的实践性、技术性强,要深入社区和司法工作一线,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促进司法社会工作创新、理论探索和专业引领。要聚焦主责主业,促进中国特色司法社会工作实践与理论的双向转化。”陈存根说。

2023-06-27 记者 赵莹莹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562.html 1 “司法社工万人培训计划”在京启动 45,56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