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营周刊

恰是风正扬帆时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政协持续关注民营企业发展

通讯员 张天红 张鸿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30日   第 05 版)

近日,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全县民营经济负责人、党政干部、部分政协委员参加会议。

中共大竹县委、大竹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6大举措29条具体措施,都落实到相应的部门负责,如降低融资成本、降低水电气成本、降低用工成本、鼓励科技创新、支持品牌建设、大力人才支撑等等。看见自己一些建议得到采纳,写入《实施意见》中,委员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成绩来于合力。其中,政协委员们的奔走呼吁,至今历历在目。

3月10日调研中委员建议,民营企业要具有创新活力,要建设一批行业龙头民营企业。

4月24日,委员深入工业园区民营企业走访调研。“用工情况怎么样?”“电力能得到保障吗?”“道路畅通吗?”。委员们走进361度四川瑾瑜用品有限公司车间,映入眼帘的是运转的机器、忙碌的工人,一条条生产线秩序井然。公司总经理孟平和向大家介绍,企业一季度生产总值比2022年同期增长18%,实现产、销、供一体发展。政协委员反映的“招工难、稳岗率低”问题,得到相关部门重视,在春节前后陆续开展几次大型招聘会,吸引一大批工人就业。通过培训已经到岗,“现有工人1300多人,大家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5月5日,县政协组织委员与乡镇干部、企业家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开展苎麻种植扩面协商座谈会。共同讨论苎麻种植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的创新模式,探索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发展。

近年来,该县政协委员持续关注苎麻产业,撰写了《关于加大苎麻产业发展的建议》等10件提案、3条社情民意信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采纳相关意见建议,将苎麻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专门成立大竹县苎麻新材料产业发展推进办公室,由县政协一名副主席兼任主任,围绕苎麻“一县一业”试点示范县建设工作目标,每年预算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苎麻产业发展,投入400余万元会同高校、科研机构共同研发剥麻机、脱胶机。截至目前,全县苎麻种植面积达13.5万亩,年产原麻2万吨,约占全国苎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60%。

“纺精彩、织未来”,这是大竹县亚缇纺织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品牌。大竹县作为“中国苎麻之乡”,如何让原麻基地转变为苎麻深加工产业聚集地,是大家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该县原金桥麻业有限公司因疫情关闭了一段时间,县政协委员周平经过多方走访调研,对金桥麻业进行资产重组、厂房整修,成立了亚缇纺织有限公司。5月各车间相继开工生产,现在纺纱车间机器轰鸣,洁白的麻线在空中不停飞舞,深加工车间正在赶工调试机器。

调研问题抓得准,提的建议就很实。委员提出“解决高端技术职工招聘、贷款和续贷问题,让民营企业减轻压力、打消顾虑,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等建议后,县金融办积极做好“银企对接”解决企业“融资难”,同时对贷款申报项目持续开展跟踪督办,确保资金真正落实到位。

一次次调研形成的一条条意见放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案前,送达到相关职能部门办公室。党委政府领导一次次现场协商,意见建议转化为行动。大竹这片民营经济热土上,展示出勃勃生机。据了解,县工业园区已有民营企业417户,规上民营企业152户,年营业收入达到462.84亿元。

“走访了解企业所需所盼,是落实中央大兴调查研究的具体体现。委员要扛起责任,担当作为,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帮助民营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大竹县政协主席梁经明说。

2023-06-30 通讯员 张天红 张鸿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政协持续关注民营企业发展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710.html 1 恰是风正扬帆时 45,71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