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休闲周刊

广西南宁政协委员黄山珍:

横州茉莉 与茶“莫离”

本报记者 徐金玉 肖亮升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30日   第 11 版)

花农在采摘茉莉花 黄汝德 摄

夏日炎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州市户外气温高达34℃,此时正是茉莉花盛放的时节。放眼望去,道路旁绿海般的花田中,茉莉花如同点点细浪,正向自然舒展身姿,释放沁人的清香。

忽然,它们腾空而起,被人轻轻采下。彼时,头戴遮阳帽、身披防晒衣的花农已在高温炙烤下采摘了数个小时,他们身前系着的蓝色网兜内,已装满数百朵初绽的茉莉花。鼻尖花香萦绕,似乎忙碌也有了幸福的味道。

“看花海、闻花香、品花茶、赶花会,茉莉闻香之旅正期待远方的来客,感受这里‘香飘致富路’的乡村图景。”南宁市政协委员、广西顺来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山珍笑着说。

好一朵横州茉莉花

刚抵达顺来茶业园区时,先传入耳畔的是鼎沸的人声。上百位青少年正在中国茉莉花茶展览馆内研学,他们观看茉莉花文化宣传片,品饮茉莉花茶,手机的拍摄一路未停。

“这是花香的味道!”“原来茉莉花茶也这么香!”记者听到学生们齐聚讨论。他们日常对茉莉花并不陌生,但如此近距离地感受茉莉花的历史、体验茉莉花茶却是第一次。“原来我们横州茉莉花有这么悠久的文化底蕴,与茶结合可以有这么馥郁的香气!”有学生感慨道。

看到此情此景,黄山珍难掩笑意:“这些都是来自当地或是南宁的学生,他们在这里研学,来了解家乡的茉莉花茶文化。若以后读书到了外地甚至出国,他们可以很骄傲地和朋友介绍,‘我来自中国茉莉之乡——广西横州’。”

“世界上10朵茉莉花,有8朵来自中国,有6朵来自横州。”在当地,这样一句耳熟能详的标语,足以看出作为主产地的横州的底气。

“横州有12.8万亩的茉莉花园,年产茉莉鲜花10万吨、茉莉花茶8万吨。”黄山珍介绍,这里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明朝《横州志·物产》等史料早有记载,横州州判王济还曾在《君子堂日询手镜》里记述,“茉莉甚广,有以之编篱者,四时常花”。

“其实,茉莉花是舶来品,原产于古罗马等地,西汉年间随佛教传入中国。千百年来,古老的东方茉莉芬芳浸透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黄山珍说,到了明朝,茉莉花来到横州,经过500多年的培育,如今,它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优势产业,与茶一道香飘世界。

好一捧横州茉莉花茶

步入宽敞明亮的厂房,只见地面已分置出不同的色块,有的花与茶正在窨制,呈现白与绿交织的色彩,有的则显然已完成一次窨制,花从茶中剔除,仅留鲜茶的青绿身影。

“横州茉莉花,花期从4月底开到11月初,可出现5期盛花,其中有80%用来制作茉莉花茶。”黄山珍介绍,茉莉花苞收回后,一般要先养花,通过温湿度的控制,来保证茉莉花在当晚开放。其次是筛花、拌花,将含苞待放的健康花苞筛选出来,与各类茶坯进行混合,茉莉花茶的灵魂工序——窨制才算正式开始。

“拌匀的花与茶要先堆放4个小时左右,此后,时刻观察窨制温度的制茶师傅要及时将其摊开散热,避免温度过高产生烧花、出现闷浊味,影响品质。等温度降下后,再拌匀收堆,4个小时后则需将茶与花分离,烘干茶叶,完成初次窨制。”黄山珍说。茉莉花茶通常在半夜开放,一般茉莉花呈八爪状时,是花香最浓郁的时候,为此,制茶师傅要眼勤、手勤,常常一忙碌就是一整个通宵。

“窨制后,茉莉花香浸透入茶中,可以减弱喝绿茶的涩感,滋味鲜浓醇厚、更易上口。而一批茉莉花茶的诞生,要反反复复历经数次这样的窨制,次数的多少、茶坯的等级,也决定了最终花茶品质的高低。”黄山珍说。

她话音刚落,随即走到厂房的另一处。在堆放的窨制花茶旁,一列自动化的机械设备同样在有序运转着。“我们引进了先进的窨花设备,可以将待窨制的茶坯与茉莉鲜花自动混合、自动分离,实现了茉莉花茶窨制过程的清洁化、自动化,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能提高茶品质量。”

如今,伴随着横州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张一元、华茗园等一批茉莉花茶企业已纷纷落户横州,这里还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茉莉花与花茶原料市场——西南茶城。

“西南茶城在1993年就已经建立,今年正好30年。茶叶生产旺季时,几个月时间可以达成几十亿的交易额。”黄山珍说,此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做茉莉花茶的客商云集于此。多的时候,有1万多人在这里生产茉莉花茶,这不仅带动了当地消费,还有效促进了人工就业,横州经济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好一条增收致富路

“我现在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账上还有多少钱,第二件事就是去银行取现金。去年收花,我大概花出去了1000多万元。”黄山珍笑着调侃自己“花钱如流水”。

与黄山珍对比的,正是此时日日有收益的花农。

“每天数着钱,入账有几百块钱。”黄山珍笑着介绍,“今天花价是多少,不是我们买花的人说了算,都是花农做主。例如,今天是18元开秤,但受天气等各种因素影响,摘得花少,花农就会等涨到20元再卖。所以,每天收花的价格都不一样,基本浮动在18元/斤-20元/斤这个范围内。花农摘花一天能有30-50斤,收入相当可观。”

在交易市场,还有一大奇观——已司空见惯的二维码,在这里却颇受冷落。花农很实在,现场都是现金交易。交易完,常能看到卖完花的花农一脸朴实的笑意,揣着正热乎的辛苦钱,在市场旁边买菜、买熟食、买水果,以犒劳一整日的辛劳。这样的一卖一买,恰恰也勾勒出横州独具一格的烟火气。

“现在花农的采摘环境也有提升,防晒服类似挡光板,可以将光挡回去,下面还有两个小风扇,类似空调服,时时送来清爽的风。由于横州茉莉花期长,花农每天都有得忙,一亩地收益可以达到1.8万元左右。”黄山珍说。

为了增进企业效益,他们在收花的基础上,也在积极实现一二三产融合,不断拓展产业链,增加营销渠道,打响产业品牌。“我们现在不仅确立了企业标准,生产茉莉红茶、茉莉黑茶、茉莉乌龙茶等创新茶品,还制作了茉莉精油、茉莉香水、茉莉水乳、茉莉茶点等衍生品,在市场上广受好评。北方一般以茉莉花茶销售为主,像广东则购买茉莉奶茶原料,制作奶茶,赢得了不少青年消费群体的青睐。我们也在进行产品研发,推出东方茉莉奶茶新品,在夏日送去最清透的茶香。”黄山珍说。

作为一家经营老字号的企业掌门人,黄山珍大胆创新,早早参与电商、直播等赛道,让茶企迸发出新的活力。“顺来号始创于1806年,作为周家第五代传人,我和爱人周焕洪全力发展茉莉花事业,从2009年致力于打造品牌,2013年首次接触电子商务,成为最早一批尝鲜者。不久前,我们和网红头部主播直播合作,几分钟销售额达300多万元,整场卖了2900多万元。”

夜里11点,还在车间的黄山珍发了一条朋友圈——视频中,窨制的花茶香似乎从镜头中传出,她配文写道:“这一刻,你听到花开的声音了吗?”

她想说:“这是花开的声音,也是对幸福的向往。一朵茉莉,一捧茶香,一生莫离。”

2023-06-30 本报记者 徐金玉 肖亮升 广西南宁政协委员黄山珍: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743.html 1 横州茉莉 与茶“莫离” 45,74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