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休闲周刊

西藏墨脱:山里种出“幸福叶”

许文舟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30日   第 11 版)

墨脱有茶。这是我未曾想到的,之前五次进藏,先后两次到过波密县易贡乡,参观易贡老茶园,便草草得出结论,易贡是西藏唯一的产茶地。今年在林芝参加活动时,偶然听重逢的老友提起墨脱茶,才对这里又刷新了认识。

原来,墨脱不仅有茶,还有好茶。于是,我临时改变行程,踏上了到墨脱的路。“走过墨脱路,不怕人间苦”,2013年10月31日正式通车之前,墨脱“不与秦塞通人烟”,不难想象,进出这里之难。

从波密县城到嘎隆拉冰川,一路扶摇直上,景色从密林变为秃岭,山溪摇身成为雪线。我看见了茶,就在离县城不到20公里的山坡上。2012年,墨脱县建成了该县第一个试验性茶园,并于2013年将茶叶确立为农牧特色主导产业。自2013年以来,墨脱县安排农牧局技术人员全程蹲点每一个茶叶基地,并在后续管护及运行中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截至目前,墨脱县建成高标准高山有机茶园33个,总面积8900余亩,可采摘面积4000余亩。在茶叶品种方面,主要有福鼎大白、铁观音、白毫131、名山特早213、梅占等,茶叶产品种类主要有绿茶、红茶和藏茶。根据墨脱县茶产业发展规划,未来3年墨脱县茶叶种植面积将达到3万亩。

在墨脱的三天时间里,我走遍了辖区内的所有茶园,感觉到每一片茶园都是景区一般的存在。由于日照充足、降雨充沛,茶树以雪山融水与天然山泉灌溉,显得格外青春蓬勃,加上来源于名山并结合本地特色进行了改进的生产技术,虽然起步晚,但整体上管理较为规范。

站在著名的果果塘大拐弯观景台,那么多人对雅鲁藏布江奔流而去的大拐弯赞不绝口,而我则惊诧于果果塘茶园的美。那应该是我见过的最美茶园了,雨露氤氲在侧,整齐划一的茶树沿坡而植,门巴族姑娘们三三两两,正在茶园中穿梭。来到格林村村民达吉拉家,才喝到香喷喷的墨脱白茶。听着达吉拉讲起本村因为茶拉动经济的故事,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感到宽慰与欣喜的了。从脱贫到致富,墨脱县想了许多办法,但从格林村经验来看,撬动幸福生活的竟是一片叶子。

古有茶马古道普洱入藏,今有援藏新茶销往广东。来自广东的援藏干部们与当地党委、政府大胆探索种植广东茶叶优良品种凤凰单丛茶,开启墨脱茶销往广东的新路。当地一位茶企负责人告诉我,他的一个门店一年发往佛山的茶叶销售额就超10万元。他说,当初选择从事茶叶行业颇受非议,觉得在墨脱做茶量少市场小,无法做强做大,几年下来,他感谢自己的坚持。一片茶叶,改变了人们对相对闭塞的墨脱的刻板印象,也改变了他自己,他在这片叶子上找到了人生的竞技场。

“没种茶之前,种水稻一亩收入五六百块钱。种茶后,刚开始一亩约有5000多元,现如今采茶量一年比一年多,收入也一年比一年高。”墨脱县背崩乡的德吉拉姆说。从3月起,墨脱县茶园就进入了春茶采摘的最佳季节,为了保证茶的品质,德吉拉姆会和乡里所有茶农们一样起早贪黑,抢抓时机,忙着采茶,并满怀对丰收喜悦的憧憬。

很多年之前,我就在观看纪录片《走进墨脱》时想象过,要在这里烹饪林下珍馐,冲泡山间香茗。10多年过去,我终于有幸站在墨脱的土地上,并深深沉醉在这里的茶园风情中。临行前,朋友送了我一盒墨脱白茶,他还特意给我开汤,端起茶杯,一种熨帖感便如吹炭生火般蔓延开来。而一旁的门巴族汉子豪迈高亢的送别调,则让我忍不住落泪。我也不知道几时才能重来墨脱,好在,我与它的知会可以有许多渠道与平台,而一片茶叶,都可以是怀念与回想最好的舞台。

(作者系临沧市作协副主席)

2023-06-30 许文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744.html 1 西藏墨脱:山里种出“幸福叶” 45,74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