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休闲周刊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政协:

“民生议事堂”为茶谋“共富经”

本报记者 鲍蔓华 通讯员 曹志林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30日   第 11 版)

“生态是莲都区茶产业的最大优势,百年老枞茶是高山原生态野生茶,品质高,市场前景广阔,是值得推广发展的好品种,建议深入调研老枞茶的产业价值,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让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成为我们当地农民致富的法宝……”在“民生议事堂”现场,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政协委员叶立钦以人们熟知的老枞茶为切入点,一语中的。随之各位委员纷纷打开话匣,将建言落在“茶”上。

近日,莲都区政协组织开展了一场题为“以茶为‘媒’,打造‘茶’共富工坊,念好‘山海经’,走好‘共富路’”的“民生议事堂”活动。活动现场,委员们与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莲都区茶协会、区科协、区农业特色发展中心等单位人员,乡镇党委政府、茶农代表等共同探讨当地高山茶产业发展。大家各抒所见,围绕这片扎根乡土的茶业发展凝聚发展共识。

“目前,科技特派员指导帮助茶树种植,让茶叶产量和品质都有了保障。现在销路是一个重点,建议提早谋划对接,做好电商营销,增强品牌意识,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立足老枞茶做出特点。”莲都区政协委员、区科协副主席叶雪军建议。

“好茶,要卖出好价格,包装推广也很关键。”莲都区政协委员、区新联会秘书长管伟梁接过话头,他建议,“要重视包装,赋予老枞茶更多的文化属性,并找准受众渠道,例如可在新生代企业家联合会等群体进行产品推广,提升茶叶产品的附加值。”

莲都区茶协会会长管兴标对当地茶产业发展如数家珍,并从品牌打造、茶叶制作工艺、市场营销、文化挖掘、团队建设等五个方面对“茶”共富提出了具体举措的建议。

作为地处偏远山区的乡村,莲都区峰源乡生态环境优势突出,平均海拔735米,昼夜温差大,常年降雨量充沛,空气湿润,适宜老枞茶生长。近年来,莲都政协发挥提案、社情民意信息、“民生议事堂”等履职平台优势,持续关注当地茶产业发展,积极助力茶农把绿叶变“金叶”。

为解决当地茶农因交通不便导致卖茶难的问题,2021年,莲都政协组织调研并撰写《九龙乡、峰源乡两地及周边数万群众期盼K601、K602公交线路延伸廿公里》的社情民意信息报送至党委政府,推动公交线路延伸,增进了区域联系,助力相关群众节省每趟进城时间2小时,化解了茶农的急难愁盼。

在莲都政协的建言助力下,峰源茶农立足高山优势,扎实推进高山茶产业发展。

据悉,截至目前,峰源乡茶叶种植面积已达2000余亩,其中鸠坑种老茶园1500多亩,亩产值近1.6万元,带动50余户茶农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不仅如此,他们已注册“峰源一千”“峰源老枞”“峰源云雾”等茶叶品牌,其中“峰源一千”老枞茶外形肥嫩弯曲,汤色橙黄明亮,花香显露,滋味甜醇带花味,叶底肥嫩显芽,深受消费者喜爱,曾获中国(深圳)春茶博览会老枞大赛入围奖。

为了提高建言质量,委员们多次开展实地调研,先后前往大山峰森林公园实地调研原生野枞古茶树生长情况,到小上垟调研众合绿茗“共富工坊”建设运营情况,详细了解当地在推动高山茶产业发展,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并在“民生议事堂”上交流互通,碰撞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民生议事堂’平台就像我们的智库,为茶农汇聚了各方面资源,提出了非常多的好点子好建议。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发展好高山茶产业,带动更多农户共同致富。”与会的茶农叶友君说。

2023-06-30 本报记者 鲍蔓华 通讯员 曹志林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政协: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745.html 1 “民生议事堂”为茶谋“共富经” 45,74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