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人口发展形势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其中,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是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北京市医保局于2023年6月15日发布通知,自7月1日起,16项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将纳入北京市基本医保报销范围。这是北京市加快建立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重要举措,不仅对北京市努力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国加快建立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尤其是对建立健全生育友好的辅助生殖技术服务和保障体系具有积极的政策实践意义。
首先,有助于人口高质量发展。群众“生不出”“生不好”是制约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临床上普遍认为我国不孕不育率高达18%,不孕不育人群近3000万。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21)》报告,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近100万例,其中,出生时临床可见其明显缺陷的人数约25万,已严重影响我国出生人口素质和儿童健康水平。而将技术成熟的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范畴有利于解决“生不出”“生不好”问题,切实提升人口质量。
其次,有助于降低生育成本。根据北京市医保局的政策,自7月1日起,北京市新生儿医保待遇实现出生即享。父母一方为北京市户籍的新生儿,出生后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可在北京市定点医疗机构实时结算,而个人只需缴纳自付费用,无须全额垫付医疗费用,这样可以进一步减轻婴幼儿家庭因未及时参保带来的医疗费用垫付压力。
第三,有助于满足群众需求,提升生育水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3000万不孕不育人群中只有50%左右前往医院就诊,而还有一半的不孕不育人群尚未到医院就诊。如果将技术成熟的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范畴可以有效提升不孕不育人群的就诊率,从而提升出生人口规模。据估计,我国因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婴儿数约30万,如果不孕不育人群的就诊率提升,出生人口数量将显著增加,并进一步提升生育水平。
第四,有助于改善生育体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广义的辅助生殖技术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生不出”“生不好”问题,而且还可以缓解“备孕焦虑”“怀孕焦虑”“分娩焦虑”。未来,随着生物医学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辅助生殖技术和药具将更加人性化和普惠化,人类生育的体验将更加友好,低生育率问题或将得到更有效的解决,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将不再是梦想。
当然,北京市将16项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将纳入基本医保报销范围,只是我国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开始。将更多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报销范围,依然面临技术安全性、价格普惠性和服务普遍性等问题。
为此,当前和未来需要重点推动如下工作:
一是大力发展辅助生殖技术,降低技术成本,推动辅助生殖技术普惠化。目前可以纳入基本医保报销范围的16项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包括促排卵检查、精子优选处理、精子优选处理-密度梯度离心法、宫腔内人工授精术、精液冷冻复苏、经阴道穿刺采卵术、胚胎形态学评估、囊胚培养、体外受精胚胎培养、胚胎移植术、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单基因病诊断、染色体疾病的植入前胚胎遗传学检测、囊胚/卵裂球/极体活检术、睾丸/附睾精子分离、冷冻胚胎复苏等,而这些只是辅助生殖技术的一部分。辅助生殖技术涵盖不孕不育治疗、辅助生殖基因技术、辅助生殖医疗服务以及孕激素类药物等相对广泛的药品、技术和服务体系,只有大力发展辅助生殖技术及其应用,才能降低技术成本,推动辅助生殖技术的普惠化。
二是积极拓展辅助生殖技术的商业保险,降低生育成本。辅助生殖技术的商业保险可以作为生育医疗保险的有益补充,可以进一步缓解患者的自费支付压力。比如,针对医疗费用高昂的痛点,有关保险公司于2016年发布了“祝孕试管婴儿保险”,该保险规定,20-35周岁的女性患者投保后,一年内完成3次及以上的胚胎移植,均没有显示临床妊娠阳性,可报销其保险期间内的治疗费用,获得最高20万的保险理赔。再如“北京普惠健康保”2023年参保人群中的女性参保人,经指定医院医生诊断,需要使用辅助生殖药品的,最长可享受一个周期(促排+移植)的特定辅助生殖药品用药6折折扣权益,在购药时可直接向指定药房出示本权益,凭借本权益直接享受药费减免,最高减免金额5000元。此外,“北京普惠健康保”还可以上门提供女性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检测服务,由此评估女性生育力和绝经期的情况,以及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卵巢颗粒细胞瘤的风险,可在月经周期任意一天检测,能够灵敏、可靠反映卵巢储备,预测卵巢刺激反应,预防多种卵巢疾病。
三是建立健全生育友好的辅助生殖技术服务和保障体系。生育技术服务一直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内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已经成为当前家庭健康管理中保证婴儿健康发育,提高夫妻性服务质量,实现理想生育情况的有效技术服务。它主要包括精液分析、辅助生殖技术、优生保健、产前筛查和孕期管理等多种服务内容。新时期,要积极建立健全生育友好的辅助生殖技术服务和保障体系,让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生育,服务家庭发展,造福家庭幸福。
(作者系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