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周刊

胆腑养生,重在疏泄

李金辉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7月05日   第 07 版)

中医认为,人体由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等构成。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六腑受盛和传化水谷,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胆居六腑之首,又为奇恒之腑,位于右胁下,附于肝之短叶间。胆与肝由足少阳经和足厥阴经相互属络,构成表里关系,其生理功能主要是贮藏排泄胆汁和主决断。

肝主疏泄,分泌胆汁;胆附于肝,贮藏排泄胆汁。肝胆合作,助脾胃消化——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胆才能贮藏排泄胆汁;胆之疏泄正常,胆汁排泄无阻,肝才能发挥正常的疏泄作用。在肝胆配合之下,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胆腑养生,重在疏泄,应注重以下调养:

饮食调养。一日三餐要规律,早餐一定好好吃。宜食用有少许油脂类的早点,以使胆汁有规律地排泄,避免胆汁淤积而发生胆囊炎、胆结石。适量多食用下列食物,有助于疏肝利胆: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乳类、豆制品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全麦面包和麦片,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也有助于以降低患结石的风险。另外,萝卜可促进胆汁分泌,有助于预防胆囊问题,炒菜吃、做汤喝均可,生吃宜餐后适量食用,以免引起烧心等不适;柠檬可促进胆汁分泌,饭前喝点柠檬水,可促进消化;苹果醋的酸性有助于防止体内脂肪堆积,避免胆囊出现问题且有助于减肥;绿茶中的茶多酚,可以改善胆汁的流动并降低胆固醇水平;咖啡是一种健康的抗氧化剂来源,适量饮用含咖啡因的普通咖啡可降低患胆结石的风险。特别提醒,不宜进食过多脂肪,如动物内脏、蛋黄、肥肉等,以防引起脂肪肝、胆囊炎等;不宜过量饮酒,饮酒会引起食欲减退、蛋白质及B族维生素缺乏,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囊炎等病症;不宜暴饮暴食,伤肝胆,伤脾胃。

情志调养。情志与肝胆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反复持久的过激情绪,会直接影响肝胆的疏泄功能,应培养控制情绪和疏导不良情绪的能力,保持情绪畅达平和。胆性喜欢宁谧,心情长期不顺畅,心肝先失调,胆也是受害者,肝郁、肝火,会直接伤及胆,部分胆囊炎、息肉都同此有关。

运动锻炼。动作舒展、流畅、缓慢的运动,符合肝气生发、畅达的特点,有助于疏泄肝胆,可选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气功、导引等。定期进行适度的锻炼,可以降低胆固醇、预防胆结石、保持健康的体重,简单的步行、游泳、跳舞或骑自行车都有助于保持胆囊健康。

拍打胆经。根据胆经循行路线,从上往下、力度适中按摩拍打,有利于疏胆强胆,尤其头部两侧,可常按摩梳理改善偏头痛。

穴位按摩。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经常按揉阳陵泉穴,对胁肋痛、下肢痿痹、膝关节酸痛、腿足麻木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每日每次可用大拇指按揉或中指、食指并拢按揉30~50下。风池穴位于颈部耳后发际下凹窝内,经常按摩对偏头痛、感冒、鼻塞、头晕、耳鸣等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阳气不足怕冷怕风的人,可按揉风池穴预防感冒,操作时可以两手十指交叉于颈后掌心扣于风池,每日每次用掌根挤压如同“拿”法30~50下,使穴位稍感酸胀为宜。其他穴位按摩如足临泣穴可改善偏头痛,期门穴可疏利肝胆、清湿热,促进胆汁排泄。上述穴位亦可艾灸,以温通经络。

起居规律。凌晨子时(晚上11点到1点之间)胆经当令,胆气最旺,此前应进入睡眠,以养胆气、恢复精力。

(北京老年医院副主任医师 李金辉)

2023-07-05 李金辉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5958.html 1 胆腑养生,重在疏泄 45,95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