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出版的习近平同志《论科技自立自强》,系统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丰富的内涵要求以及明确的实践导向。结合在主题教育期间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论科技自立自强》,我围绕科技自立自强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谈谈自己的思考。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对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时代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伴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调整,对各领域产品、服务都带来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需求、新挑战,甚至是对需求结构、需求内容的系统性重构。加快科技创新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度”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特点进行了精辟总结:一是科技创新广度显著加大;二是科技创新深度显著加深;三是科技创新速度显著加快;四是科技创新精度显著加强。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处于历史性的交汇期,我们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要把握机遇、直面挑战,下好高水平基础研究这步先手棋、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场主动仗,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保障。
当前的国际科技经济竞争格局、我国“三新一高”的重大战略部署,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紧迫需要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美西方对我国科技的遏制和封锁打压与日俱增,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以科技为焦点的大国竞争日趋白热化。随着中美综合实力此长彼消,美国对华战略定位作出重大调整,将我国视为“首要战略竞争对手”“脱钩断链”等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对华强硬已经成为美国两党的共识,科技“脱钩”将是未来美国对我国科技竞争的长期战略取向,甚至成为美国社会的某种“政治正确”。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很难因为政府换届而有所改变。我们必须树立底线思维,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定海神针”,把科技发展和科技安全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达到瓶颈,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紧迫性日益凸显。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好发展动力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人与自然不协调不和谐等问题,都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保障。党的二十大对科技创新发展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强调坚持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创新摆在了更突出的位置,我们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突破产业瓶颈的努力方向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在战略上做好前瞻性谋划,找准重点关键,制定针对性策略,充分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一体化部署、统筹推进。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这四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肩负着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要充分发挥优势、加强协同配合。
近年来,国家实验室建设加快推进,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深入实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双一流”建设持续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展格局。当前,科技创新的复杂度越来越高,重大创新突破往往需要多学科领域深度交叉融合、多主体开放协同。各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由于各自的定位和特点,任务类型上各有分工,在创新链上各有侧重,要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强化协同、优势互补,加强从基本原理、原型、产品到市场的有机衔接和紧密配合,共同履行好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使命任务。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坚定创新自信。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随着我们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进入“无人区”,现在我们的“老师”不愿继续教我们了,甚至连向上爬的梯子也被撤掉了。我们的科技创新事业已经到了非走自主创新、自立自强道路不可的时候了。走自主创新道路、攻克核心技术无疑是一条艰苦卓绝的道路,我们要坚定创新信心、保持战略定力、锚定长远发展,一步一步解决面临的“燃眉之急”和“心腹之患”问题。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顺应时代要求和现实需求的战略选择,是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的系统比拼,绝不能自我封闭、“闭门造车”,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