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周刊

厦门市政协委员、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周立新:

“医”心为民守健康

本报记者 照宁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7月12日   第 06 版)

周立新(右二)与科室医生讨论病例

“民革厦门市委会,我怀着感激的心情,向你们推荐和表扬一位医术和医德兼优的厦门市民革党员,他是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的主任医师周立新。”6月24日,民革厦门市委会收到了一封特殊的表扬信。

信中,患者家属史炳奇说,2月27日,他77岁的老伴突发肝胆管病症,因有50多年肝胆管及胆囊结石病史,当时情况十分危急,我们家属焦虑万分,周主任及其带领的医疗团队,迅速采取了各种紧急医疗手段,及时减缓了病症的继续发作与恶化。随后,在确诊患者患肝门部胆管癌后,周立新反复研究推敲,多次主动与家属进行详细的沟通,最终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手术治疗方案。3月22日,周立新亲自主刀,带领团队一边为患者小心翼翼手术,一边开展病理组织化验,历经多次循环、历时9个多小时,最终完成了这台非常复杂、风险极高、难度系数为“天花板级别”的手术,患者于4月20日顺利出院。

更让史炳奇等家属感动的是,患者后续到北京继续治疗时,周立新仍然时常关心和询问患者的情况以及当前所接受的治疗方案,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从医多年,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对于厦门市政协委员、民革厦门市委会副主委周立新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他说,“当前医患关系确实比较复杂,我一直秉承的初心和核心是,一切站在患者的角度出发和考虑,那么再难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白衣传承,“医二代”的选择与坚守

“从小耳濡目染,看到父母能治好周围人的病,我感觉很自豪、很有成就感,所以,我从小就立志当医生。”周立新是个“医二代”。小时候,由于父母经常在医院值班,因此,他的童年大多时候是在医学院大院里度过的。初中时,他就跑到解剖教研室里去看医生做解剖实验,“一般孩子对模型、尸体可能会害怕,我却很有兴趣、琢磨得不亦乐乎。”

读高中时,周立新就掌握了一门医生的技艺“打手术结”。课余时间,他常常把家里的医学书籍翻出来仔细阅读。等到高考完填报志愿,周立新的志愿表上也清一色填上了医学专业,后来他顺利进入了牡丹江医学院,开始了学医之路。

1989年,大学毕业后,周立新继承父亲的衣钵,来到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工作,穿上了白大褂。“做普外科医生,风险比较大,需要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周立新告诉记者,身边一些大学同学和同行,在面对门静脉高压肝硬化大出血等危重病人时,顶不住压力,转专业了。而家学的熏陶和耳濡目染,周立新的职业生涯并没有遇到低年资医生们经常面临的犹豫、退缩、困惑等问题。

毕业仅仅三年,周立新就开始主刀切除甲状腺、胃大部切除等手术。31岁时,尽管还是一名主治医师,周立新就能够独立完成普外科里复杂的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在渐渐掌握了普外科里常规的技术和手术技能之后,他开始思考“如何更上一层楼”。他说,“我这一辈子做医生就希望能够攀登高峰,就像篮球运动员都希望去NBA一样。有梦想,还想去突破。”

爱岗敬业,越硬的骨头越要“啃”

2003年,周立新前往上海瑞金医院进修,2004年考到华西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读博时睡眠不足是常事儿,甚至可能彻夜不眠,但想要突破和成长的信念一直支撑着我。”从一名普通外科医生成长为患者信赖的专家,周立新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当时做实验只能用比头发还细的针线来缝合,都是在手术放大镜(4倍-8倍)下完成,眼睛都快‘打结’了。”说起在华西读博经历,周立新记忆犹新。当时,因为课题需要,周立新要完成大鼠肝移植手术,地瓜一般大的白鼠,肝脏只有3厘米长,血管、胆管用肉眼看很细微,而大鼠的门静脉直径更是只有1.5毫米左右,经过半年的练习,周立新掌握了这项技术。一系列“魔鬼训练”,使得周立新的肝胆疾病治疗水平快速提高。

读博期间,周立新还参与完成了全世界第二例、中国首例的双供肝活体肝移植。肝源由患者的两个姐姐提供,由于两个姐姐都比较瘦小,一个人的肝脏无法完成肝移植手术。因此,手术取了两个姐姐各一半的肝脏,拼成一个大的肝脏,移植到患者身上。“血管、胆道要吻合,把两个肝拼接在一起就很难,两个人的肝脏本来就不一样。而且还要尽可能快地缝合,手术难度可想而知。”手术进行了15个小时,很成功,术后患者和两个姐姐都很好,周立新参与创造了一个医学奇迹。

2011年,周立新作为厦门市重点引进人才来到厦门市第二医院工作。当时,二院的普外科复杂的肝胆胰腺手术几乎是空白。周立新作为科室带头人带领团队不懈地努力,现在二院已经能常规开展精准肝切除、肝门部胆管癌、单独肝尾状叶切除、血管重建胰十二指肠切除、腹腔镜肝脏和脾切除等高难度手术,还在厦门最早成功开展了甲状腺射频消融的手术,并独创超声引导下无切口皮内缝扎的方法来治疗静脉曲张,该法微创、美观、安全,获得诸多患者点赞,并在全国学术会议讲座得到推广。

有一次,一位百岁老人被其他医院拒绝后,来到二院肝胆外科,病情十分危急。“老人家胆管、胆囊里都有结石,而且胆道感染,不及时治疗就会中毒休克死亡。”由于不能耐受全麻及长时间手术,周立新果断决定采取局部麻醉,在极短时间里为老人做了保胆取石、置管引流手术,术后,老人恢复得很好。“过去,是请别人来做手术,现在开始我们走出去帮别人做手术。”周立新自豪地说。

从事普外科医疗、教学和科研34年来,周立新完成各种普外科手术近1万例。在救治大量病人的同时,也认真培养年轻医生及学生,使得团队医生整体医疗水平不断提高。针对肝胆外科疑难杂症的治疗,周立新作为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完成论文30余篇,参编《活体肝移植》,完成“十二五”规划解剖教材等专著6部;主持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3项,合作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专利2项。

“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提升自己‘治病救人’的能力,是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前提。”周立新强调。

履职尽责,在政协平台发出好声音

“作为医生和政协委员,我不仅要在业务和学术研究中力争多出成果,还要履职尽责,在政协平台上发出好声音。”周立新说。

近年来,周立新带领医疗团队及支部党员,在集美区政府、杏林街道纺织社区、后溪镇仑上村等地,开展“同心爱肝”志愿服务,为600多位群众免费脂肪肝检测,并多次在集美区政府、侨英街道为干部群众开展义诊、做健康讲座。

履职建言多年来,周立新每年都利用政协、统战及民革的平台提交多篇社情民意信息及提案。如《时间就是生命,加快在我市公共场所及大型比赛现场配置自动除颤仪》是周立新2017年当上厦门市政协委员的第一件提案,得到了提案承办单位卫健委及红十字会等部门的落实,并且因此挽救了马拉松比赛中心脏骤停运动员的生命,现在自动除颤仪已经成为马拉松比赛的标配,保障了运动员的生命安全,助力厦门马拉松比赛成为厦门更加亮丽的名片。此后每一年,周立新都围绕自己专业领域和特长,持续提交了相关提案,如《加强我市健康体检行业管理,给体检机构做“体检”》《建议厦门打造大型药用植物园,助力中医药事业发展》《我市医疗卫生系统副高晋级考评方案亟待改革》《非法违规取卵乱象亟须整治》等,得到提案承办单位的落实。

“做调查研究,就得秉承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发现问题真正导致的原因,解决好根本的难点和痛点。”近年来,周立新执笔完成了《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与集美区基层医院建立医联体》调研课题,调研并撰写《利用互联网+医联体模式推动我区医疗水平提升》和《利用我区高校资源建立教育联合体,提升我区教育水平》等课题报告。参与民革市委会的调研并提出的《关于促进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大力发展岛外公共交通,助推跨岛发展战略实施》等建议在市政协主席会议专题协商发言,意见和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

2021,周立新被评为厦门市政协年度优秀委员。“为医疗事业献良策,替百姓健康建真言。”周立新表示,获奖是荣誉更是责任,今后将秉承初心使命,持续提高业务能力、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积极建言献策,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2023-07-12 本报记者 照宁 厦门市政协委员、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周立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6317.html 1 “医”心为民守健康 46,31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