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营周刊

“乡土情”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本报记者 王有强 通讯员 杜远红 李春凤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7月14日   第 06 版)

“通过我们村‘乡贤’宋合春的直播带货渠道,我们种植的蔬菜不愁销路,而且价格也很不错。”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大桥乡马庄村新德农专业种植合作社的社员们高兴地说。

近年来,大桥乡广泛凝聚统战力量,围绕“乡情、乡业、乡教、乡谈、乡贤”发力,提升人民群众归属感、获得感、认同感,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用“乡情”提升归属感。依托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30个行政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平均每月开展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20次,经常性开展饺子宴、快乐星期天、小型文艺演出、优秀图书分享等文明实践活动,91%的农户参与到好邻居、好媳妇、星级文明户评选,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增强群众对家乡的归属感。

用“乡业”提升获得感。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土地流转,采取连片开发的模式,打造绿色农业产业品牌,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建立产业与群众利益联结机制,用乡村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已形成了以马庄村为中心的1000亩大棚、陆地蔬菜生产、市场交易集体经济综合试验区;以十里铺、周庄为中心,沿尉鄢路6公里的优质葡萄发展产业带;以岗刘、通院为中心,沿尉蔡路5公里的肉羊养殖及深加工经济带,实现村集体、租户、村民三方受益,群众获得感十足。

用“乡教”提升成长感。依托农家书屋面向群众讲解红色经典、红色故事,让村民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开展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电气焊接、农业生产、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技能培训教学,让群众得到成长。目前,全乡1万余群众已获得各类技能证书,3000余人次每月参与文明实践教育。

用“乡谈”提升共同感。依托乡村大喇叭召开民主议事会,各行政村(社区)的大事小事通过支部会、党员代表会进行讨论商谈,讨论会通过大喇叭进行直播,村民有不同意见的可以直接到会场提出异议。通过这种形式让群众参与到村内事务中,为集体发展出谋划策,为乡村建设建言献策。该制度实施以来,征集各村群众意见建议2000余条,让群众感受到了“村庄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共同感和主人翁意识。

用“乡贤”提升认同感。“大槐树村的粉条加工历史悠久,传统工艺深受群众的青睐,就是产量太低,是不是有什么办法扩大生产,从而提高群众的收入……”“乡贤”李卫锋在乡贤联谊会上提出了扩大粉条生产的思路。乡党委、政府通过分析研判后立即采取措施,流转土地5000亩种植红薯,整合4家粉条加工厂,组建粉条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带,就近吸纳人员400余人务工。看到了乡党委、政府的努力和付出,感受到了乡党委、政府对自己意见建议的重视,李卫锋返回家乡创建了“大卫红薯种植合作社”,与家乡群众一起创业致富。

大桥乡通过乡贤联谊会、乡贤参事会等形式,邀请乡贤能人回到家乡,观摩走访、谈经验、话发展、献良策,为家乡的发展出点子、献力量,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坚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摸排乡贤回乡发展的意向和诉求,解决乡贤的后顾之忧,在用工、用地、税收政策和政策奖励上支持鼓励乡贤回乡创业。截至目前已有283人纳入乡贤人才库、58人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2023-07-14 本报记者 王有强 通讯员 杜远红 李春凤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6441.html 1 “乡土情”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46,44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