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调查研究

■记者手记

改变与坚守

本报记者 李冰洁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7月14日   第 08 版)

此次随团报道全国政协“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专题调研,对于记者而言,既是工作,又是学习。

近年来,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到来,传播方式不断迭代更新,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元化,新闻传播向着“短、平、快”的方向发展。因此,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大势所趋。

通过走访新华日报、无锡日报、北京日报、新京报等报业单位,记者看到,传统纸媒都形成了“先网后报”的报道模式:记者选定选题后,由部门主任在每日策划会上申报、报社领导确定选题;随后,记者将采写完的稿件上传至工作平台,经过线上的审校流程,将稿件及时由网站、公众号、客户端进行发布;最终,从新媒体端发布的稿件中,择优通过报纸出版,再将优质版面集结成册或作成纪念品收藏。

当然,单纯的文字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图文并茂、视频影像报道更能带给人们直观的感受。调研过程中走访的各媒体也都成立了融媒体工作室,通过项目制的形式,对新闻热点进行全方位报道。比如,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的“长安街知事”工作室,通过H5新媒体产品、新闻热点视频评论、网络直播、创意短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现了北京发生的新闻事件和北京城的人文风貌,形成了主流媒体的“网红”效应。

在记者看来,传统媒体融合发展,除了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快速、及时的需求外,更大程度上代表了一种公信力和权威性。调研中记者看到,在各级宣传部门、网信办的指导支持下,各地都成立了融媒体中心,对区域内的媒体信息进行舆情监控、大数据分析和权威发布。

“网络上的信息纷繁复杂,媒体有责任向社会输送高品质、高质量、有价值的信息。”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张建军介绍说,针对南京的热点事件,他们及时通过官方账号“南京发布”发表观点,一些阅读量“10万+”的评论员文章在舆论引导、思想引领、引发共鸣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记者也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我们不能再是一杆笔走天下,而需要不断学习更多技能,如视频拍摄与剪辑,甚至必要时候出镜采访,将自我武装成为“全能型”记者。作为身处媒体融合趋势下的记者本人,也在工作中进行了多种采访形式的探索。比如,每次采访活动,我都要携带3个设备:录音笔、相机和摄像器材。如此,一次采访可以同时产生文字、图片、视频3种产品,在丰富报道形式的同时,也提升了个人能力。

正如新华社一位资深记者所说,后人研究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可能通过看短视频、微博这样碎片化的内容来了解,还是需要通过那些有深度的文字内容。既要主动适应新媒体“短平快”的传播规律做出一些改变,更要增强记录时代的责任与定力去坚守,而这个观点,既是此次调研了解到的共识,也是作为媒体人的我最大的收获。

2023-07-14 本报记者 李冰洁 ■记者手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6455.html 1 改变与坚守 46,45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