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中国春茶产销形势报告》出炉。这份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联合全国各茶叶主产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行业社团,历时3个月调研工作汇总并会商形成的报告,无疑透露了行业整体发展的诸多情况,也为产区和茶企释放出新的发展信号。
春茶减产品质稳定
2023年春节过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早春茶产区陆续开启“采摘模式”:先是广西、贵州、浙江、四川等主要产区集中开采,而后进入3月,广东、福建、陕西等省接续“发力”,最北方的山东茶区,于4月中旬开始采摘。
总体来看,全国春茶的开采时间基本与往年持平,部分茶类略有提前。但与往年相较,不容乐观的气候状况——2022年夏秋季高温干旱天气和2023年春季干旱气候的叠加“施压”,却让春茶减产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减产15%,是报告给出的一个更为明确的数字。
报告显示,受气候影响,各地早春茶树生长和萌发缓慢,枯叶现象频发。尽管各产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最大程度减少茶叶损失,但多地早春茶仍大幅减产20%以上。进入4月,多地旱情得到有效缓解,茶叶生产整体得到了有效恢复。截至目前,预计2023年中国春茶总产量较上年减少15%左右。
茶行业流行一句话:看天做茶。这种形势下,全国春茶的品质也呈现明显的“两极化”特点。从地域分布看,在陕西、甘肃等气候条件较好的茶区,茶叶饱满、芽头肥壮,品质总体好于往年;而在去年夏秋季受灾较严重的茶区,茶叶品质总体表现较为一般。
看到报告这段表述后,安徽省舒城县政协委员、古尖香茶厂负责人吴啟明感同身受:“安徽大部分茶园受干旱影响较大,茶园旱情导致茶园生长停止或者茶树死亡。即便侥幸逃过这一劫的茶树,在春采时枝条也较为细瘦,芽头也明显差于往年。但由于清明前后茶叶原料供应紧张,收购价格暴涨,茶青同期价格上涨了百分之十几,加工成本明显增加,由此导致消费者复购量明显减少。”
幸运的是,随着春茶季中后期的气候回归正常,茶青品质有了明显提升。此外,全国范围内茶园绿色生态防护技术的推广、茶园基础管理技术的实施、生产加工环节的技术提升、产业标准化程度的提高,使各地茶叶加工技术水平明显提升,有效助力了2023年春茶品质较往年基本稳定。
中档茶成为市场主力
2023年的中国春茶季从1月底开始大体至5月初结束,销售季则延续至6月中下旬。各级政府尤其是产区政府高度重视疫情平稳后的首个春茶季,全国各茶叶主产区密集举办茶事活动,声势之盛为近20年之最。
如每年春季的重头戏——开茶节在各产区热闹“开锣”:由中茶协主办的浙江西湖龙井开茶节启幕时,影视演员李玉刚、李亚鹏等纷纷亮相,并受聘为龙坞茶镇“共富大使”,为龙坞茶镇“打call”;福建安溪开茶节,则打响“观音铁韵·世界双遗”的独有品牌,致力将开茶节打造成为安溪县推进“三茶”统筹和全县茶产业发展的重要IP……
这类茶事活动引发不少消费者的关注。而据销区反馈,消费者对春茶消费趋于理性,亲民化、高性价比春茶更受消费者青睐。据销区市场统计,中低档价格区间(150-600元/斤)春茶成为市场销售的绝对主力。传统包装、简化包装、绿色包装也成为主流趋势,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茶叶的品质。
以北京马连道一条街为例,春茶季期间,这里的客流相较去年上涨约10%-20%,但单客消费上涨并不明显,人均消费单价在1000元以内,1000元以下的中端和低端春茶需求旺盛。另据上海方面的信息:自2月底春茶上市开始,上海各大茶叶专业交易市场中的人气逐渐恢复至2021年的85%-90%,日均流量比较稳定,客均单价在200-500元。
一家在福建福安做白茶的茶企负责人表示:“在我们日常销售的比照中,能明显印证这一趋势,当前,中低端茶品占主导,千元以下的茶销售量较高,中档茶已成为市场主力。”
直播带货仍在路上
疫情3年,线上销售成为中国茶叶最有力的补充通路。
京东超市等单位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春茶节期间,京东超市的春茶预售总额同比增长超过100%。其中,龙井增速135%,尤其是钱塘龙井增速最快,同比增幅达302%;花草茶成购物用户数占比最高的茶类,而越州龙井和贡眉以近60%的同比增幅成为成长最快茶类。
报告提出,电商通路呈现三个特点:品牌效应日渐明显、文化效应更趋火热、私域电商强势发展。“进入2023年,微信朋友圈、小红书、抖音等私域电商发展更加迅猛。尤其是在直播电商板块,根据消费者个性需求而定制的产品不断涌现。此外,大主播联手企业推出的个人品牌产品或粉丝定制产品,也在以优质服务替代低廉价格的形象出现。”
报告执笔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工作人员梁晓认为,各茶企的直播营销趋势也是好现象,能扩大茶叶的科普范围,以后也可能成为好的IP。
不过,直播电商的发展,仍然道阻且长。对此,已有两三年直播经验的吴啟明表示,“前几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大部分消费趋于线上,我们紧随潮流,开始尝鲜直播。如今,全民直播形式兴起,电商人才、网红、明星等纷纷加入,使得市场流量分化,运营难度增加,流量成本增高。对于利润本就较低的茶叶农产品来说,同行竞争也使得‘内卷’严重。”
“确实很‘卷’。”另一位茶企负责人表示,“直播搭建、扩大流量,都需要成本。如果找大主播合作,我们相对被动,利润也被主播和中间的运营商分出较多。如果自己培养主播,则相当于茶专业的团队要跨行业学直播,营销难度也明显增加。”
“当下,茶行业发展对电商运营的专业度要求越来越高,但农村电商专业人才比较少,农产品利润又低,所以导致人才缺口和人才保障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吴啟明说,后期,他们将在电商专业运营这块下功夫,完善线下体验,通过线上宣传、线下体验相结合,打造茶旅融合发展,结合当地舒茶文化做好品牌宣传,并通过科技手段减少茶叶产品质量受天气的影响,增加科技机械等降低产品成本,提升茶叶品质,提升茶叶品牌价值。
正如报告在后续工作的建议中提到,面对产业的合理回调,要坚持不抛弃、不放弃、不折腾。同时,要高度关注异常气候影响,坚持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努力促进流通消费提振,做好因茶兴业的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