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教育在线

培养卓越工程人才需产学双方共同发力

全国政协委员 徐坤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7月19日   第 10 版)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

培养卓越工程师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一直以来,高等工程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工程人才的重要力量,为支撑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立足“两个大局”,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社会发展、科技竞争、国际较量带来的深刻影响,更加突显了高质量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升高层次工程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对实现工程科技进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大战略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卓越工程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就建设教育强国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这为深化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培养高层次工程人才提供了根本遵循。

北京邮电大学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建校60余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对共和国“红色工程师”精神的传承从未止步,对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从未止步,对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实践的努力从未止步,为挺起中国信息通信事业的脊梁输送了大批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新工科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质效显著提升。

一是在“筑牢培养根基”上下功夫。学校不断探索问题导向下的知识体系重组和交叉实践下的学科体系重构,率先提出并打造“雁阵式”学科体系,以信通、电子、计算机等传统数字化优势学科为“头雁”,持续赋能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空间信息、网络安全、智能交互、文化科技等新兴战略性交叉学科建设发展,让知识交叉和学段贯通融入高层次工程人才的培养实践之中,“头雁领飞、群雁齐随”的战略服务型学科生态日益形成,不断厚积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能力与底气。

二是在“构建培养格局”上下功夫。学校充分发挥与行业结合紧密的天然优势,构建了精准对接行业产业各环节、服务电子信息领域多层次、覆盖工科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格局。目前学校入选首批国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高校,承担五大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与此同时,学校还与4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国家实验室等开展联合人才培养,有力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三是在“完善培养模式”上下功夫。学校坚持将工程实践要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理论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进阶式提升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北邮—华为学院”,推动校企课程共建、团队共商、项目共谋、导师共聘和人才共育。坚持将服务产业需求作为育人“选题”,依托学校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在6G、5G、云网融合、空天信息、文化大数据等有组织科研实践中开展“实网、实采、实操、实战、实检”的有组织人才培养,加快培育前沿领域高层次工程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要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需要产学双方共同发力、同题共答。培养卓越工程人才是战略使命、是时代责任,需要持续加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才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需要统筹推进高校、产业、社会“三大系统”的协同创新,才能厚植汇聚高水平人才的培育沃土。

一是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要聚焦产业急需,在“破题”上下功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能转化为生产力的创新,不能称作为技术创新”。经过多年的工程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我们愈发认识到,培养卓越工程人才、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解决教育与工程脱节的问题,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和有效参与,仅仅靠高校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充分认识“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这一论述的深刻内涵,把解决产业发展问题作为培养工程人才的目标追求,发挥学校知识育人、企业实践育人“双优势”,推动人才选拔关口、工程实践关口“双前移”,让卓越工程人才在真实产业环境的大平台中锤炼真本领,在激烈市场竞争的真场景中解决真问题。总而言之,就是要将“校企双主体”打造为“事业共同体”,真正实现校企“两家人办一家事,两家人办好国家事”。

二是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坚持系统观念,在“联合”上下功夫。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现阶段,全产业链的人才培养供给非常关键,迫切需要政府、产业、高校“三箭齐发”,加快组织机制创新,深入推进产学合作。例如,深入推进包括政府主导的就业创业体系、产业主导的实践实训体系、高校主导的导师课程体系等全方位育人要素的共建共享。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共和国“红色工程师”精神融入现代工程教育实践,推动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育人理念与育人举措在价值引领的高度上有机结合,要善于用产业报国的真案例来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民族事业,在不断呈现“世界水平”的能力贡献的基础上,充分彰显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中国特色”。

三是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要完善组织模式,在“管理”上下功夫。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是一个实践与认识之间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依靠原有的单独办学校、办企业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一方面,要在“人”上谋创新。探索“旋转门”机制,打造更加灵活的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的互聘模式,打造高质量“双导师”队伍。另一方面,要在“评”上谋创新。优化入口评价,不拘一格选拔培养好苗子;改革出口评价,探索培养成效考核新办法。同时,还要在“管”上谋创新。建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管理实体,统筹校企资源,密切校企协同,为打通校企人才培养壁垒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要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深刻认识教育、科技、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作者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

2023-07-19 全国政协委员 徐坤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6702.html 1 培养卓越工程人才需产学双方共同发力 46,70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