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调查研究

观点集纳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7月21日   第 08 版)

经贸文化合作方面:

建议川港两地用好区位优势,进一步释放政策叠加红利,加强双城联动,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鼓励四川的企业进一步利用香港在金融、专业服务的优势“走出去”。

多角度鼓励港企在川发展,鼓励港企落户四川,吸引港青赴川创业落户。两地要携手推广文化产业,探索新时代的文化传播传承新方式,通过“一带一路”在世界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更好的推广和宣传。

建议成渝双城建设一个对接香港规则的物流园,在发展物流业、确保稳定供应链之时,借助香港的离岸服务,为内地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贸易开拓新的模式。

建议利用香港国际会展之都的定位,川港两地相关机构定期在港策划展现四川民族性地域性文化的策展主题,吸引内地会展组织者和参展商来港办展、参展,将多元文化转化为经济效益。

金融和法律服务方面:

建议进一步发挥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先发优势,提高香港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利用好香港出海口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双通道优势,构建多样化贸易、投融资、基础建设、科技研发、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通过海外融资、发美元债、港市股权融资等方式,支持四川发展。在以金融为重点的专业服务发展上进一步深化合作。

推动港交所在不降低上市条件的前提下,新增类似“新三板+H股”模式的融资市场,为西部优质企业更便利地到港上市、融资,引导境外资金更多地流向西部。

川港双方在四川进一步搭建国际化法律服务平台、助力企业拓展国际业务方面,开展交流借鉴。四川的科技企业,可更好利用香港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并在香港的交易平台上,开展知识产权的买卖租赁等,促进四川的科技事业发展。要大力推动两地律师行业协会战略合作,深化行业区域协作。加强两地法律人才的专业交流,让香港法律人才深入了解四川法律环境和市场情况,同时让四川的法律人才获得国际化培训和经验,互补优势达至共赢。

科技产业合作方面:

四川的科技企业除了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港融资和上市外,还可利用香港在人才、资金、法律、语言文化背景等方面与国际接轨的优势,在香港北部都会区建立海外总部、研发机构或研究中心,共同吸引海外人才、资金,拓展海外市场,共建国际创科中心。鼓励两地航空企业共同开展数字化等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航空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建议两地高校或高科企业成立联合实验室,将香港高等院校的基础研究能力引进内地,促进更多的科研合作或者科研成果在四川落地,提升四川省的创科水平﹐积极鼓励两地高校在人才交流、教育科技互惠等方面开展更为广泛的交流合作,尤其是两地大学和研发机构在创新及科技领域交流和合作,包括共建孵化基地、研发中心和技术转移平台等,推动两地的高新科技技术及产业发展。

深化搭建两地青年平台方面:

建议进一步常规化举办青年创业大赛、青年交流营、青年实习计划、高校互换生等活动,为两地青年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有助促进两地青年交流合作、激发创新活力。建议两地青年和文旅部门加强合作,通过多样的文化旅游推广活动,吸引更多香港青年到四川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了解民族历史和文化,增进爱国精神。

2023-07-21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6822.html 1 观点集纳 46,82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