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周刊

儿童剧是传播中华文明的独特载体

——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为例

冯俐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7月24日   第 10 版)

《三个和尚》赴五大洲多国演出

中国儿艺与美国米苏拉剧院合作演出《公主与豌豆》,冯俐(右)

《鹬·蚌·鱼》

《木又寸》在罗马尼亚演出

《叶限姑娘》

中国儿艺美国版《东海人鱼》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儿童艺术剧院,肩负着儿童戏剧艺术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责任。建院68年来,始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根铸魂、塑造民族未来为己任,发挥着国家艺术院团的代表性、示范性和导向性作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发现着儿童青少年戏剧的广阔可能性。

2014年以来,中国儿艺先后受邀赴3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交流演出,以高品质的儿童青少年戏剧向世界讲述着有趣的、令人难忘的、充满智慧的中国故事,赢得了各国观众广泛的赞誉。更重要的是,令世界各地的儿童青少年及家长对中华文明有了全新的认知、认同和美好的深刻印象。

我们发现,儿童青少年戏剧是一种世界语言。全世界的孩子,即使语言不通,依然可以友好地玩在一起。相对成人戏剧,儿童青少年戏剧不仅可以跨越语言障碍,更善于传达人性中的真、善、美等普遍价值。我们发现,儿童青少年戏剧特别擅长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擅长对中华文明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世界性传播。2014年,中国儿艺创作的动漫肢体剧《三个和尚》首演时,光临现场的阎肃老师由衷地称道:“太有趣了!好导演、好演员!这个戏,可以代表中国走遍世界。儿童剧大有可为!”果然被阎肃老师言中,这部小剧场的儿童戏剧作品,从首演当年开始,先后赴日本、德国、西班牙、芬兰、丹麦、法国、巴基斯坦、冰岛、马耳他、南非、智利、秘鲁等地,5年内走遍5大洲,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儿童青少年戏剧代表作和世界各重要儿童戏剧节争相邀演的剧目。其中,2017年4月,《三个和尚》受邀参加“丹麦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节”。这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儿童艺术节。该届戏剧节,有100多家机构受邀赴丹麦演出了180部剧目,其中《三个和尚》是该届戏剧节唯一的亚洲剧目,也是该戏剧节自举办以来唯一邀请的中国儿童戏剧作品。5月,《三个和尚》从世界各国提交的900余个儿童剧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协会艺术大会暨2017南非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节,登上了世界儿童戏剧的最高舞台。

这个作品中,我们从“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反讽原意中生发出“友爱”的主题和对“齐心协力”的呼唤,以充满东方韵味的舞台呈现和当代国际剧坛流行的戏剧语言,把中国人所熟悉的、充满反讽意味的故事,讲得温暖明媚、包容大方,在现代审美、现代戏剧思维中,有机纳入了大量令世人充满好奇的中国元素:功夫、戏曲、禅意……无论是在著名的国际戏剧节开幕式上面对戏剧同行,在外事活动中面对所在国政要,还是在中小学校面对不同肤色的孩子们;无论是在亚洲、欧洲、非洲,还是南美洲,每一场演出结束,无不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和看得见的“中国热”,场内外总会响彻不同肤色孩子自发发出的汉语,就是这部戏全部台词:“师父”“师兄”“师弟”“阿弥陀佛”,人们总是久久不肯散去……

特别难忘的是我们在巴基斯坦的演出,不仅有国家政要的热情观看、献花致敬,还有官方与民间媒体的热情称赞:“该剧表现了中国传统故事,是无言的舞台表达的经典范例,反映了自我交流和自我意识的反省与觉醒的理性光辉。”“中国艺术家让现场观众着迷。这个故事围绕着一个古老的主题,即团结对人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如何在团结、合作和友谊的帮助下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是一部无比成功的儿童剧。”最令人难忘的是我们在巴基斯坦乡村时,即兴为几十位来自山区的从没看过戏剧的孩子表演了《三个和尚》片段,巴基斯坦乡村少年儿童和可爱的“中国和尚”欢笑在一起。那一刻,艺术跨越国家、种族、宗教,瞬间形成强烈真挚的情感交流,连接起了所有人的心。

2018年我们创作的肢体剧《鹬·蚌·鱼》形象地表现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成语故事,又延展出“渔翁相争,谁得利?”的反问,赋予故事新意的同时,强化传达出全世界人民都呼唤的“和平共处”主题。舞台上水墨氤氲,如诗如画,人物造型“放大”夸张,唯美又童趣。这个故事在国内三四岁的小朋友都能看懂,国外观众也马上就看懂了:只有和平相处,日子才会过得好。同时更折服于中国故事的深刻而又生动的寓意、折服于中国智慧!2019年,我们根据唐代笔记小说《叶限》创作的新剧《叶限姑娘》,是比世界著名童话《灰姑娘》早1000年的同类型故事,令不同国家的观众在享受观剧愉悦的同时,感叹世界文明的殊途同归和中国文明的先进早熟。我们于2015年创作的独角戏《木又寸》,以一棵银杏树的命运变化和心路历程,富有哲理地表现了人类共同关注的许多现实话题,同样得到世界同行和孩子观众的深刻理解和共情。以上四部作品,也都在不同的国际儿童戏剧节上分获不同奖项。更重要的是,我们以儿童剧的方式,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孩子心里种下了对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强烈而美好的向往。

近年来,中国儿艺与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合作,排演了瑞典的《皮皮长袜子》、芬兰的《国王在姆咪谷》、英国的《跷跷板树》、丹麦的《小美人鱼》等,通过我们的中国儿童戏剧节,先后邀演了近30个国家的近百部儿童青少年戏剧作品,让中国孩子看到不同国家的儿童青少年戏剧;同时,我们赴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访演,把中华文明的魅力和友谊、和平的种子撒向世界。更值得骄傲的是,我们的原创作品《成语魔方》多次被美国中学生用中文和英文在美国和中国演出,这意味着中华文明的种子正以儿童青少年戏剧的方式在不同的土地上扎下了根。今年7月15日,第十二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在北京举行,开幕大戏是由美国学生联合代表团用中文和芭蕾舞全新演绎的中国儿艺经典保留剧目《东海人鱼》。疫情期间,来自美国4个州的高中生坚持每个周末全程戴着口罩行返于排练场、用了一年时间完成了中文训练和芭蕾舞、戏剧排练,这样的坚持和付出表现出的是对中国文化的最真挚的热爱,意义深远。

中华文明一直对世界文明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和重要性前所未有。交流实践令我们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我们可以不断地通过儿童青少年戏剧,把跨越时空、具有永恒价值的中华文明介绍给世界,把具有超越国别、富有时代魅力的当代中国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推向世界,让儿童青少年戏剧成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表达中国智慧的最好方式。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

2023-07-24 冯俐 ——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为例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6947.html 1 儿童剧是传播中华文明的独特载体 46,94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