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周刊

以制度优势力促人口均衡发展

黄宇光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7月26日   第 05 版)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令人忧心的是,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十年下降。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势必造成社会人口总数的下降,人口的年龄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老龄人口的占比走高,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社会发展活力匮乏,劳动力成本上升;市场供需变化造成就业机会也随之缩减。因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甚至会影响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不得不直面挑战,思考对策。

客观讲,出生人口下降是世界多国普遍出现的问题和难题,包括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都面临着人口锐减的难题,这些国家甚至出现了人口“零增长”和“负增长”。比如日本,人口已经连续15年下降,预计到2060年将从现在的1.25亿人减少到8670万人。仅就目前而言,人口减少和老龄化就已经对日本经济和国家安全产生了巨大影响。

面对人口减少的重大挑战,尽管许多国家纷纷采取各种措施试图止损,但是从总的趋势而言,一个社会出现出生率连续下降后,由于其中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真正扭转的难度相当大。比较而言,中国所拥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有效应对人口出生率下降提供了更多可能,这需要国家做好顶层设计,针对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诸多因素加以系统性综合治理。

我们调研发现,生育成本高、教育和就业压力大、房产及养老的忧患,成为导致出生率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此外,婚姻价值观和稳定性也影响着年轻人生育观,尽管全国各地已经出台相关政策,给二孩和多孩家庭予以经济补偿支持,但是对于养育孩子的总成本而言依然杯水车薪,激励效果仍不明显。同时,养老负担的问题涉及千家万户,也间接影响着年轻人的生育愿望。在此复杂背景下,国家生育政策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多措并举激活和完善切实可行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才能持续促进人口均衡健康发展。为此,提如下建议:

一要充分发挥我国制度的优越性,从国家层面做好人口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和生育健康支持体系的建设。

尊重并鼓励年轻人对自己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家庭观念和传统优良文化。抓住影响生育率增长的主要矛盾,系统推进,逐步完善化解。加大优生优育和二孩、三孩政策的支持力度,将激励政策转化现实选项,提升老百姓获益的可及性和获得感。

我国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上除了人们观念的改变,更多是担心生育的相关风险和养育的生活成本。建议国家在加大政策支持的同时,以问题为导向,通盘梳理,源头抓起,系统治理。如:增加国家和地方专项财政投入,进一步缓解养儿育女面临的医疗、教育和就业压力;对多子女家庭增加专项支付补贴,加大国家对一孩、二孩、三孩家庭专项递增式优惠补贴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育儿补贴减税政策机制;对多子女父母在个人收入所得税、房产税和养老金等福利方面,给予可及性惠顾与政策支持。

二要做好孕妇和新生儿医疗保健工作。

完善优生优育的医疗健康体系,提供规范化产前建档、产前检查、早期干预、产时救治、产程呵护以及产后康复的全流程健康医疗体系,加强对孕产妇妊娠期间的医疗健康管理。进一步普及推广分娩镇痛服务,降低剖宫产的比例,缓解产妇的身心压力。近年来,随着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基地的政策支持,全国分娩镇痛率从10%左右迅速提升接近53%。在全国912家试点医院,实现了分娩镇痛率在妇幼专科医院达到80%以上、在综合医院达到40%以上的总体目标。分娩镇痛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有利于国家三孩政策的落实。建议将产前检查和分娩镇痛纳入独立医保报销目录,加大医保投入,普惠于民。

三是在国家企事业单位优先恢复托儿所的建制和福利。

保证哺乳期母亲工作日既定的一小时哺乳时间,让0到3岁的幼儿养有所托、健康成长,让更多的年轻父母安居乐业。育儿的成本很大程度上是孩子的教育,这也是造成低生育率的重要原因之一。鼓励生育,建议进一步加大教育优惠政策的力度,着重对二孩和三孩的家庭,在幼儿园、中小学教育资源分配方面给予政策的倾斜性支持,在入学方面提供优先政策保障。通过扩充奖学金来减轻高等教育费用负担。对新生儿父母增加带薪产假和陪产假时间,对所在国家企事业单位提出相应政策保障和要求。

四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从源头做起,让年轻的父母生得放心,养得舒心,让千家万户享受添人加口的天伦之乐。

从传统的“衣食住行”到今天的“医食住行”,儿童和老年人的医疗问题是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要大力推进儿童和老年人的医疗服务保障,“抓两头带中间”。完善各级医疗机构新生儿、婴幼儿和儿童医疗健康体系的建设,尤其是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儿科专业队伍的建设,保障儿童身心健康。鼓励和支持部分二级医疗机构升级转型为老年友好型医院和康养结合医院,切实完善人民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建设,落实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配套机制。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

2023-07-26 黄宇光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7128.html 1 以制度优势力促人口均衡发展 47,12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