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意周刊

平原上的鼓韵

王树理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7月31日   第 07 版)

从故乡山东省商河县往东南方向30里,有一座以制鼓闻名的村庄。因宋姓人家居多,故名之曰:“踩鼓宋”。踩鼓宋村只有50来户人家,总人口不足200人。但别看村子小,故事却多——这里的制鼓技艺是传承了300年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商河县作为鼓子秧歌的发源地,所用鼓也主要来自踩鼓宋村。

近年来,随着传统技艺越来越受到重视,踩鼓宋村的“鼓文化”也越做越大。这里出产的手鼓、腰鼓、战鼓、大鼓等闻名四方,每年各类文艺团体、学校、企业都慕名前来购买。

不久前,我沿踩鼓宋村附近的黄河故道步入森林公园,忽闻鼓声咚咚。举目望去,葳蕤茂密的丛林缝隙里,一片开阔地上有男女十几人,似在跳舞抑或扭秧歌。循声而去,林荫茂密处居然有好几处多与鼓有关的休闲场景:声音雄浑激越的,是鼓面直径一米多的大鼓;清脆响亮的是鼓子秧歌队员们舞动中敲响的手鼓;珠落玉盘、响如爆豆且又节奏明快的,是戏迷票友人群里的鼓板;有急有缓、错落有致鼓点频频变动的,是青年学生们在行进中击打的腰鼓。还有大小不等音韵各异的中鼓、中中鼓、小中鼓、堂鼓、手鼓,甚至还包括佛教寺院里专门与晨钟对应的暮鼓……

真不愧是制鼓之乡啊!没想到,一个非遗项目的兴起,竟让黄河岸边的村村寨寨都有了一种催人奋进的鼓点声。火辣辣的鼓点声不仅给人的心灵注入强大的原动力,而且也让那些惠民泥塑、东路大鼓、姜楼旱船、白龙湾故事、彭家柳编、东路梆子戏剧等民俗文化,全都有了新的生机,蓬蓬勃勃旺长了起来。

记得很早之前,我曾好奇为什么踩鼓宋村的制鼓工艺非要带一个“踩”字。一位朋友告诉我,牛皮鼓在山东,分为“生牛皮鼓”和“熟牛皮鼓”两种,前者发声清脆、激越;后者雄浑、厚重、内敛,各有各的长处。“踩”就是张鼓的时候,将处理好的生牛皮附上鼓体,加上紧標,紧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几名汉子跃上鼓面,反复跺脚踩踏。他们踩得劲儿越大,紧鼓人手里的紧標子就忙活的越欢。如此这般,反反复复,直到对鼓面用手指轻轻一戳,能发出清脆的嗡嗡声,这面鼓才算基本定型。此时此刻,踩鼓的汉子们再次跃上鼓面,做一次酣畅淋漓的扭动踩踏,一面鼓就算最后制作完成了。

想象着踩鼓汉子们动作里夹杂的喊叫与吟唱,我脑海中就有了鲁迅先生笔下“哼唷哼唷派”的风格,同时也回忆起上世纪70年代初,我第一次看到“踩鼓”时的情景。

那是快过年的时候,村子里要办秧歌。我从部队穿着军装回故乡探亲,村里的干部说:你受点累,跑一趟淄角公社踩鼓宋村,给村里买一面大鼓吧,我跟随一名村干部到了踩鼓宋村。没想到,由于买鼓的人多,需要等两三天才能供货。正在我着急之时,卖鼓的人看我穿着军装,便和后面的买家商量了一下,答应先让我把鼓拉走。这个意外之喜,也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人民子弟兵的荣耀,坚定了我在部队安心服役的念头。

就是那次,我看到了“踩鼓”的全过程:踩鼓中的“踩”,是制鼓的重要工艺,没有它,就没有鼓声的清脆。尤其是新鼓成功的最后一踩,三个汉子踏着约定俗成的舞步,每一步都能敲出悦耳的鼓点,令人听之难忘。

如今,一晃50多年过去,当我再次在黄河岸边听到熟悉的鼓声,不禁心潮澎湃。几十年前,我踏着鼓声从故乡的阡陌小路出发,去了解更宽阔的世界;今年,退休后的我回到家乡,咚咚的鼓点声依旧从鼓子秧歌之乡的商河大地传出,从黄河岸边的惠民县踩鼓宋村传出,让一辈又一辈黄河儿女闻鼓起舞,踏歌进击,创造美好生活。

故乡,也是鼓乡。它那激越的鼓点,永远是进击者奋斗的战鼓与号角。

(作者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2023-07-31 王树理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7372.html 1 平原上的鼓韵 47,37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