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雨过天晴、凉风袭人。山东省昌邑市围子街道孙斜村村民广场上灯火通明,两排长桌、几条板凳,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广场夜话”拉开序幕。
“我觉得应该用这笔钱维修一下老水井,把新的智能水表安在老井里。”
“老井再维修也不能解决浸水问题,直接影响到智能水表的使用寿命。”
“我建议把水表安装在井外合适的地方,还要注意解决好冬天防冻的问题。”
……
村民们围绕潍坊市科技局帮扶资金的使用和智能水表的安装,你一言、我一语地说想法、出点子。
最终,经过村“两委”成员及40余名村民代表讨论决定:维修后达到条件的就在井内安装,仍达不到条件的就在井外安装,但必须要做好防冻保温。
“以前村里议事,是大家坐在会议室里,但总感觉气氛稍显严肃,有些话不太好意思说,而且夏天天气较热,在屋里也坐不住。后来经村‘两委’与各网格长及村民代表商量,决定将议事地点由会议室改为村民广场,将传统的‘阳光议事日’改为‘广场夜话’,让村里的老少爷们都来听听、议议、定定村里的事。”昌邑市政协委员、村党支部书记孙连伟介绍,除了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民生实事决策外,“广场夜话”还有一项重要作用,就是把村级事务也亮出来,面对面倾听村民心声、实打实解决村民诉求,不断提高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
“‘广场夜话’倡导畅所欲言、直抒胸臆,在村级事务管理方面,由‘单向听’变为‘对口说’,由‘被动知’变为‘主动议’,村民的话语权变大了,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动性提高了。”昌邑市政协委员、围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翟立军说。
目前,孙斜村以“广场夜话”为突破点,不断探索开展基层商量方式方法,形成了全民商量、全事商量、全时商量、全域商量“四全商量”模式,完善了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了村级事务、村民事项在网格中商量,近95%的矛盾纠纷在村内化解,大大提升了村庄治理水平。
(李锐 褚东琳 孙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