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座谈会并作交流。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已经有大半年时间,特别感谢大家对中国农科院的重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政协委员的重要职责,也是履职的重要方式和常态化渠道。我坚持问题导向,把多年来在“三农”战线奋斗中的思考投入到反映社情民意履职中去,用心用情用力反映广大农民和科技工作者的民声民意。在今年“两会”大会发言中,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就农业强国建设的政策创设问题提出若干建议,重点反映农民种啥对、卖啥贵、买啥最实惠的诉求。我参加提案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组织的各类调研活动7次,多次参加各类协商会并作发言3次,提交信息5篇。对反映“三农”领域社情民意主要有3点体会:
一、领悟“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科学内涵,反映基层一线的“民意”。把握社情民意,就是要深刻认识“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科学内涵,针对不同人群的差异性、多样性需求,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要防止简单化、套路化、程序化、形式化,防止走心不足、温度不高、时机不对。突出把群众“柴米油盐”的困难、“琴棋书画”的需求、“急难愁盼”的诉求当回事儿,使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接地气、入人心。
二、重点反映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个中国最大的“社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对农民来说,基础设施完备是最直观的幸福感,公共服务便利是最直接的获得感,环境宜居是最牵挂的归属感,产业兴旺是最基本的安全感。由于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长期滞后,农村距离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还有很大差距。而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智库、学者潜在地认为,投入乡村建设“低效率”“周期长”,有的言必讲效率,认为乡村建设太浪费。这些认识影响了一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门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的信心。做好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必须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作为必修课,算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眼前账与长远账、经济账与政治账。
三、长期关心种粮积极性选题,在社情民意信息中体现“专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旦农业出问题,饭碗被人拿住,看别人脸色吃饭,还谈什么现代化建设?”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维护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很多粮食主产区非常重视调动种粮抓粮积极性,但种粮效益低、粮价未能引导农户预期、农资上涨冲抵利润空间、补贴导向作用弱、“卖粮难”和主产区负担重等问题具有普遍性。如何保障农民种粮经济上不吃亏、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受尊重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通过对农情民意的及时反映、客观反映,积极建言献策,是政协委员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