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居)委会层面通过设置公共卫生委员会,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治理效能,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态化预防和应急处置提供组织保障。”
“发热门诊是疫情防控的哨点和屏障,但医疗机构在发热门诊建设上往往陷入高标准建设与成本效益的博弈:配备高标准的设备和人员,日常诊疗业务收入不足以支撑其生存并兼顾发展;反之,若建设标准降低,在重大疫情发生时难以发挥作用。”
……
7月27日上午,上海市金山区政协以主席会议专题议政会的“高规格”,聚焦建设更“高质量、高效能”的公共卫生体系。用区政协相关领导的话来说,“三高”集聚,是为了“优等生”的“下一张考卷”。
金山区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成功经受住了新冠疫情考验——精准高效执行不同阶段防疫政策,2022年3月4日前连续736天无新增本土感染者;“大上海保卫战”期间,高效完成流调排查、核酸采样、集中隔离、方舱医院、对外支援等任务,率先实现社会面清零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新冠感染病例数实现全市最少。这位“优等生”还连续3次获得了“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称号。
当“下一张考卷”递来之时,“优等生”是否能依然“优等”?年中时分,金山区政协委员们在区政协两位副主席的带领下,围绕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开展协商前的调研,到卫生系统部分单位和基层医疗一线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更“高质量、高效能”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缺“高精尖”人才也缺实用型人才。“那双向实践行不行,疾控中心新招录人员下沉社区3-6个月,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到专业机构轮转3-6个月。”委员们在调研中提出开展公共卫生与临床技能交叉培训,建立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到医疗机构进修学习临床知识的机制,促进临床医师参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增强慢病管理、卫生应急等公共卫生实践能力,实现群体预防与个体预防相结合。
“新招录人员上岗就下沉不合适,最好是工作一段时间后,这样对能力的提升更有效。”有委员建议。
“除此之外,还要在包括绩效在内的收入方面,予以考虑和平衡。如此,无论是下沉还是轮转,才会更安心和专心。”医疗机构的负责人们对委员们的思考,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
委员们在调研中发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普遍存在超负荷现象。“随着社区卫生综合改革推进,社区不仅承担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还承接市级层面的各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如大肠癌、脑卒中、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健康素养调查问询等。”郭卫锋委员把他的建议带上了主席会议专题议政会,“根据家庭医生制未来服务模式发展需求,明确其他支持人员,如社区医生、健康管理师、社会工作者等的配备比例。”
郭卫锋说:“较之社区医生和社会工作者这两个角色,健康管理师层面尚未能充分创造上岗服务的机会,发挥不出健康管理师在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与保障中的作用。健康管理师职业的认同感与社会接受度比较低,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前期培育和引导。”
“无论是新冠疫情还是化学伤害,或者其他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我们都需要建设一支国家级的专业应急救治队伍,随时可以‘一拉就响’,国家哪里有需要,就随时集结奔赴救援。”葛翌雷委员把她在调研中形成的思路,向与会的区领导汇报:这样一支队伍,首先是“平急结合”,平常在医疗的日常工作中,一旦有突发事件,可以随时集合。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队伍都应该可以进行处置,是应急救治的“多面手”。“所以,应急救援队必须每月或者每半月进行理论、技能、设备、团队配合等各方面的系统学习与演练,这需要持续定期投入建设经费,而非一次性的经费投入。”在听了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后,与会的分管副区长曹婕当场回应:“将把大家的思考和呼吁,纳入第六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补短板、强机制、优服务、增能力。”
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始终从广大群众的实际利益出发,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政协和政府想到了一起、议到了一起,还将干到一起。如是,“优等生”有信心和决心答好“下一张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