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发言摘登

■■■王晓东常委: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8月04日   第 03 版)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大部署。最近,农业农村委调研组就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赴四川、重庆进行民主监督调研。我们感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党对乡村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热切期盼。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高位推动,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这是乡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所产生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特别是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有的地方在工作中仍有不足,比如:城乡规划不够协调,城乡要素不够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有短板等。我们认为,使乡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此提五点建议:

一是更加注重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坚持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统筹县域、乡镇、村庄规划,既彰显特点特色,又体现整体协调,一体化推进,梯度配置县乡村公共资源,促进城乡功能互补。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龙凤桥等街道将域内多个村庄规划一起编制,让部分城市功能延伸乡村,植入新业态,在建设用地等方面统筹布局、协同城乡。

二是更加注重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持续加强乡村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加快教育、卫生、体育、文化、养老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和人居环境舒适度。

三是更加注重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美乡村不仅美在居住环境,也美在发展产业。各地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突破口,发挥三产融合的乘数效应,着力建园区、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完善产业发展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四川省巴中市开展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建立“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专合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机制,增强产业联农带农能力。

四是更加注重引导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随着和美乡村建设不断深入,乡村环境对要素的吸引力不断增强。现在,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流向乡村越来越多,一座座村庄在产业链上纵向延伸,在功能上横向拓展,加速融入城乡经济循环。重庆市出台一系列措施,引导本土走出去的离退休干部、教师、医生等新乡贤,返乡定居、创业养老,成为乡村治理新力量;引导当地大学生、务工能人、转业军人等返乡创业,城市居民、社会企业等下乡兴业,形成乡村建设新力量,城乡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五是更加注重构建城乡治理新格局。四川省、重庆市坚持把乡村治理作为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抓手,强化党建引领,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通过数字化赋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善治格局,基层同志说,“和美乡村建设群众既得实惠又受教育”,“美是和的表情,和是美的心情”,生动诠释了和美乡村建设的本质要求。

我们感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过程,是不断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我们要着力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机制。一方面,发挥城市要素聚集、功能完善的优势,主动向乡村延伸辐射,把城市先进要素导入乡村。另一方面,发挥乡村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的优势,主动融入城市、服务城市,积极参与城乡经济循环,提升城乡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实现城乡优势互补、功能衔接、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2023-08-04 ■■■王晓东常委: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7592.html 1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47,59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