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休闲周刊

王梓涵:“点”茶成金 一见倾心

本报记者 徐金玉 实习生 齐原宁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8月04日   第 11 版)

温盏,投入茶粉,调成茶膏,随后她再度注水,左手扶稳茶盏,右手持茶筅均匀有力地击打茶汤,只见棕色的沫饽旋转起落,数分钟后,棕色渐褪,绵密细腻的乳白色沫饽轻咬建盏……

这一套点茶技法,北京市茶业协会理事、辽金宋点茶文化传播中心创始人王梓涵早已是熟稔于心。

“这些年,我点过的茶已有近千盏了!”她笑着介绍,点茶是中国茶文化的经典技法,要讲点茶文化,先要从茶的发展脉络讲起。她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传说,聊到春秋战国时期把茶做成茗菜、秦汉时期作为解酒之用,再到三国后期以茶代酒,直说到唐朝时期的煮茶法。

“茶圣陆羽为煮茶法规范了20多种茶具,步骤相对复杂。于是,随着饮茶普及,寻求简便的人们有了新的巧思,用石磨将茶研磨成更细的茶粉,用水沏开后再用茶匙击点饮用,点茶由此在唐朝末期初现雏形。”王梓涵说,而到了宋朝,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文化追求不断提升,对点茶技艺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沫饽要白、要厚、要细腻,咬盏时间要持久,以此来评断斗茶的活动很是盛行。点茶也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上到王公贵族,下到民间百姓都用点茶法饮茶。

“北宋时期真正第一次规范写点茶,始于蔡襄的《茶录》,我们归纳称为三汤法,要用茶匙来点,难度可见一斑。后来较为流传的点茶方法是现在说的七汤法,可追溯到宋徽宗所著的《大观茶论》。”王梓涵介绍,现在她作点茶培训时,若有茶友想体验,她会推荐以更简单的三汤法作为入门,点茶用具也换作更易操作的茶筅。

“点茶前两步,先温盏、再投茶。”她边讲解,边沿着盏沿缓缓注入热水。

“温盏时动作一定要慢,目的是使茶盏完全温热,让茶粉更容易溶于水。我们用的是有机白茶粉,吃下去更安全健康。”王梓涵说,“放茶粉的量也有讲究。《茶录》中说要放一钱匕,如果一钱按3克来说,相当于1.5克。于我们这个茶盏来说,可以放一茶匙,即0.8克左右即可。”

准备工作已就绪,点茶的重头戏来了:一汤,先加少量水,用茶筅将茶粉调膏,直至浓稠无结块;二汤,向茶盏注入五分之一水,击打出沫饽;三汤,注水占盏的四成,茶筅要迅速而有力地前后击打。此时,密切注视的客人们还没来得及看清,盏中的茶汤早已从棕色膏状变为了绵密细腻的沫饽,真可谓“瞬息万变”。

这操作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个“体力活”“技巧活”,劲儿的力道或者位置、方法不对,很难点出效果。“这也是我之所以被学员称为‘严师’的原因,我要求初级学员至少要点够一百盏茶,他们才能继续学习中级课程。”

此时,再啜饮一口点好的茶,清甜可口,茶香浓郁。再看“功成身退”的王梓涵,半挽头发的她尽显恬淡,举手投足间难掩浸润茶香的气质。

从讲茶、点茶到泡茶,人们或许很难相信,她是从一个“门外汉”深耕至今,成为国家一级茶艺师、一级评茶师、行业一级制茶师。

“我从小就喜欢喝茶,尽管不是科班出身,但从未停止过钻研。”她学习的脚步也始终没有停歇——从浙大、湖南农大、安徽农大等多所院校,到茶山和茶农学采茶、制茶,再到拜师茶学专家阮浩耕学习点茶,又去斯里兰卡、尼泊尔、日本等国考察海外茶产业。

王梓涵至今还记得她去杭州的那次旅行。本意只想休闲度假的她,意外地闯入了龙井村火热的制茶氛围中。“我和茶农学采茶,坐在大锅前跟着炒茶,手都烫起了泡,却神情专注、乐此不疲。那一周我哪儿都没去,就泡在了茶山里。”

或许从那一刻起,她终于意识到,自己和茶是如此有缘,她也下定决心将茶作为一生中坚守的方向和事业。

“我始终相信,全情的投入、严谨的态度和真诚的付出,会让美好的茶变得更美好。”王梓涵笑着说,如今,她正在拓展点茶的事业版图,带动更多人认识、喜爱上点茶。

“我们的学员已有上千名,小到5岁,大到55岁,中青年学员更是传播点茶文化的主力军。我们还在计划筹备非遗论坛和点茶大赛,希望进一步向世界推广茶文化,也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王梓涵说,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从最初的“以茶会友”到多年来精益求精的耕耘,她对“茶”的这份热爱早已生根发芽,总有一天会结出更丰硕的“茶果”。

2023-08-04 本报记者 徐金玉 实习生 齐原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7636.html 1 王梓涵:“点”茶成金 一见倾心 47,63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