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不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持续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中坚力量,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压舱石”。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动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引领带动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但需要看到的是,我国创新能力同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科技基础能力还比较薄弱,创新主体能力不强,原始创新能力存在短板,战略科技力量目标不够清晰、组织方式不够有效、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较低,科技创新整体效能不高。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必须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战略部署,通过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整合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开展协同创新攻关,推动原始创新和产学研融通发展,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对策建议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坚持系统思维、统筹谋划,明确不同战略科技力量在创新体系和创新链条的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着力增强战略科技力量支撑我国战略目标实现的建制化优势和体系化能力。
一是做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要进一步完善面向新时期发展需求的国家创新体系总体布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市场主体的统筹协同和融通创新,形成各类创新主体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协同创新新格局,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明晰四类战略科技力量的功能定位。国家实验室要发挥引领作用,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科技创新,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国家科研机构要发挥建制化组织作用,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开展“有组织科研”,成为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科技领军企业要发挥“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
二是协同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核心,以重组后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要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的创新引领作用。把国家实验室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先行区,实行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合作制度、协同创新机制,扎实推动国家实验室成为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成为聚集国内外高端科技资源的创新高地。要高质量高标准完成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体系工作。充分领会中共中央战略意图,指导科技界切实将“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拓展人类认识自然边界”作为实验室重组建设的使命任务,树立“让踏踏实实为国家作贡献的专家和团队不吃亏”的评价导向,引导实验室从“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转变为“党和国家需要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强化体系布局,自上而下部署,从国家重大需求和基础科学两个起点出发,梳理各领域创新链的现状及其短板,瞄准创新链的缺环和弱项进行规划设计,在布局上突出体系化,在方向上体现精准性,在能力上强调整体性,加快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融通发展、学科交叉融合、结构类型优化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布局。加强与国家实验室的衔接,根据国家实验室科研任务清单,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药物研发、重大传染病防治、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重点方向强化部署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学科领域上互为补充,在任务部署上有机衔接,在资源配置上统筹协调,打造“核心+基地+网络”的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
三是着力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要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在中央科技委员会的领导下,按照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的定位,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强化跨部门、跨学科、跨军民、跨央地整合力量,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构建“分可独立作战、聚可合力攻关”的新型科研攻关组织模式。要强化政策资源和机制保障。围绕国家战略任务组织实施,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给予财政、税收、人才等方面政策支持。通过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探索建立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直接委托机制,提高中央财政稳定支持比例等方式,为战略科技力量提供人财物等创新资源保障。要一体化推进科技、教育、人才工作。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扭转“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探索建立长周期评价、学术同行评价、用户市场评价等不同评价方式,建立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良好学术生态,激励更多科研人员潜心开展科学研究,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科技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