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重庆老工业区之一,九龙坡区空气质量改善任务重、难度大。近年来,全区上下协同发力,生态环境保护收获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截至6月底,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58天,位列中心城区第一。
如何将这份来之不易的好成绩继续保持?日前,九龙坡区政协召开主席会议,围绕“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攻坚”开展专题协商。区政协委员、智库专家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谋大气污染防治良策。
区政协在前期调研中了解到,虽然近年来九龙坡区空气质量总体向好,但因受气象条件影响依然较大,区域型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以及交通型污染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怎样破解大气污染防治难点,让蓝天白云渐成常态?深耕环保领域多年的王尧委员建议,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从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结构、用地结构等方面入手,推进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材料产业向轻量化转型‘降碳’,汽摩产业向新能源转型‘减排’,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降耗’。”专家代表肖入峰认为,应抓住氢能产业大发展机遇,全力推动氢能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建成博世氢能全球研发总部,加快打造集研发、制造、应用于一体的千亿级“氢谷”。
“推进数智生态建设,构建可视可溯可靠的智慧监管体系,逐步实现大气环境监管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匡高翔委员就如何提升大气智慧监管水平提出自己的看法。
李杰委员认为,应加强和基层社区联动,通过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宣传引导,努力形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人皆知、大气污染治理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委员们还从生活污染管控、工业污染减排、保障机制优化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我们将持续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区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蓝天攻坚“6+1”工作法,不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以推进大数据应用为重点,建设全域数智生态平台,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赵文明表示,区政府将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运用“6+3”的思维抓好防治工作,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不断增强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