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春秋周刊

董亦湘反对泰戈尔“布道”

周二中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8月10日   第 11 版)

1924年4月12日,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访问中国,诗人抵达上海后即发表演说。当时全程陪同并担当翻译的是徐志摩。泰戈尔来华,在中国文化界思想界引发了不同声音,董亦湘就是当时站出来明辨是非及时指谬的一位文化斗士。

当时,董亦湘创作了《泰戈尔来华后的中国青年》一文,发表在1924年4月18日的第27期《中国青年》上(由恽代英主编)。全文共1680多字,相当于现在的时评,出手迅速,论证有力,观点鲜明,语言犀利。

在文中,董亦湘分析了泰戈尔的出身,泰戈尔的成长过程,与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扩张基本同步。文章认为,“印度的民族是为英国帝国主义所侵略所压迫的民族,泰戈尔就是这个民族里面的贵族绅士……他缺乏了激烈的反抗的精神,他的行为,他的诗歌,都不能引导他的国民向帝国主义反抗,向以帝国主义管领印度的官吏革命。”文章不客气地指出,泰戈尔的诗歌和思想,就是教导人们放弃斗争、逃避现实,躲到所谓的灵的世界中去享受。“那种怯懦地逃藏在灵的世界中去享乐的文化和思想,不但我们中国用不着,即全世界的被压迫民族都用不着。因为泰戈尔那一种说话,完全是欺人的鬼话。”

董亦湘的文章发表时,泰戈尔还在中国,想必泰戈尔也已经感受到了中国革命文化人士对他替帝国主义“布道”的反感。果不其然,后来就有人冲着泰戈尔高喊:“亡国奴,请回吧!”

董亦湘1896年9月出生于江苏武进,192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后任中共上海商务印书馆党小组组长和第一任党支部书记。董亦湘是张闻天、陈云等人的入党介绍人。在苏联期间,因受到王明集团的诬陷打击,被指控为“托派嫌疑分子”,1939年5月,董亦湘被迫害致死。1987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董亦湘为烈士。

2023-08-10 周二中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7943.html 1 董亦湘反对泰戈尔“布道” 47,94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