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德化县制瓷历史悠久,是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齐名的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
明代德化窑白瓷更是别具一格,在景德镇窑业独霸天下的明清时期,瓷器向颜色釉和各种彩绘装饰方向发展,德化窑白瓷却以洁白透明的胎体,温柔雅静的釉色以及优美的造型和装饰艺术,成为工艺美术史中的瑰宝,享有“中国白”“中国瓷器之上品”等盛誉。
新中国成立后,德化窑瓷器实现了在现代工艺流程下的复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富有悠久历史传统和创新精神的德化人与时俱进,不断创造出新的优秀作品。
源远流长
德化地处“闽中屋脊”戴云山脉腹地,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盛产优质高岭土。据民国年间的《德化县志》记载:“观音崎,一名白泥崎,碧像岩在其巅,全山数里皆瓷土,邑名瓷多产于此。”气候湿润,土壤良好,森林资源丰富,河溪密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德化窑的生产和海外贸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德化瓷业始于夏商,兴于宋元,盛于明清。
宋元时期,德化陶瓷业随着海外贸易的兴盛而繁荣,境内窑场林立,生产规模庞大,青白瓷、白瓷成为主流,泉州在海外贸易政策的刺激下,发展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德化白瓷通过各国商船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促进了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
1987年,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合作,在宋代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200多件福建德化窑、晋江磁灶窑、景德镇窑系及龙泉窑古瓷精品。
最早传入欧洲的中国瓷器是元朝泉州的德化白瓷,目前依然存放在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内。
明清时期,泉州港开始衰落,官方贸易萎缩,民间贸易兴盛。德化瓷器凭借其不断提升的白瓷工艺水平和瓷塑人物的独特技艺而声誉日隆。尤其在明代中晚期,随着制瓷和窑炉技术的改进,德化窑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创烧出胎釉浑然一体、釉色如脂似玉的白瓷制品。其中,佛道人物塑像代表着德化窑的最高制瓷水平,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最具代表性的商品之一,涌现出何朝春、何朝宗等著名瓷塑大师。广为人知的“乳白似象牙”的“中国白”,是法国人对明代中晚期德化窑烧制的白瓷的专有称谓。
千秋绝色
白是中国传统五正色之一。中国古人认为,白色是化育天地万物的基础,白立而五色成矣。德化陶瓷以“白”见长,被誉为“中国白的故乡”。历史上,获得了“象牙白”“猪油白”“鹅绒白”“葱根白”等多种美称。
宋元时期的德化陶瓷被认为是一种青白瓷,釉层清澈透明,釉色涣蓝涣青。早期的德化瓷釉水石灰含量比景德镇低,这使得德化瓷的釉水看起来表面更“滑”,不易产生冰冷感。早在北宋时期,德化陶工就曾尝试使用低石灰反光的“雪白釉”,比景德镇的“枢府釉”早出现了200年左右。明代,在烧制技术成熟的基础上,“中国白”在窑火的淬炼中脱颖而出,风靡世界。
明代德化白瓷,因胎釉高硅低铝,氧化钾含量在6%-7%之间,瓷土含铁钛等杂质成分少,所以胎质细腻致密,往往带有颗粒状珍珠般的闪光,洁白细润如蒸熟的糯米粉糕,俗称“糯米胎”。德化“中国白”是暖色调的白,有温润的手感,如脂似玉,故成为圣洁的象征,这也是德化观音塑像广受欢迎的原因。
此外,良好的温度控制也至关重要,这种对于均匀和持续燃烧控制的能力得益于当地对龙窑的改进。明代德化白瓷多使用分室龙窑烧成,火焰气氛偏向氧化,釉中铁离子含量提高,釉色白中泛黄,即“象牙白”或“猪油白”。至明末清初,德化龙窑向阶级窑过渡,窑中气氛倾向于还原,亚铁离子浓度提高,釉色白中泛青,即“葱根白”。柴烧技艺靠的是经验积累,器物在窑内的位置不同,受的温度有差异,有时会出现可遇不可求的惊喜,有若小孩肌肤粉嫩,泛淡淡的肉红色泽,即“孩儿红”,“孩儿红”的形成,在温度上要多5度。
历久弥新
改革开放以来,德化陶瓷发展迅猛,逐渐形成了大师艺术瓷、日用家居瓷、出口工艺瓷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经历“以电代柴、天然气烧瓷、微波烧瓷”三次能源革命后,德化陶瓷业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2006年,德化瓷烧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15年5月,联合国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德化“世界陶瓷之都”称号;2021年7月,德化窑址(屈斗宫窑、尾林-内坂窑)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遗产点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首个瓷窑类的世界文化遗产。
现当代德化匠人师古而不泥古,在继承中大胆创新,通过改良制瓷材料、更新烧制工艺将瓷器工艺推陈出新,塑造出变化万千的德化瓷器。老一辈艺术大师邱双炯、苏玉峰,对薄胎雕塑技艺作出重大贡献,邱双炯还首创了大体量德化白瓷的制作方法,解决了德化白瓷只能做小件的问题;陶瓷艺术大师陈明良、林建胜等人从传统出发,延续德化白瓷塑宗教造像、历史人物的习惯,致力于还原明代“中国白”材质与风韵,仿古的同时,技艺更加精进,他们认为德化白瓷的发展应该坚持传统,将传统做到极致,就是创新。
目前,德化70%的陶瓷产品,远销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喜爱。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陶瓷人,成就千秋绝色,续写白瓷传奇。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