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华夏周末

■记者手记

艺术家的使命感

本报记者 郭海瑾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8月12日   第 05 版)

艺术家是有使命感的。这是在采访舒勇委员的过程中,传递给我的一种很深的感受。

由于舒勇的父亲、舅舅、哥哥都喜欢书画艺术,从小受他们的影响,舒勇对艺术的热爱也是水到渠成,他自幼立志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艺术家,这个理想至今未曾动摇。

舒勇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从1992年开始创作环保系列作品,到如今的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创作语境的大型雕塑《丝路金桥》以及向抗疫英雄致敬的作品“每日一画”系列等,都是具有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品。他说,艺术作品的创作目的是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艺术家要站在时代的前沿,不断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的文化符号,与世界进行沟通交流。

他说,在今天,中国的艺术家要创造新的文化符号,要将深深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五千年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今天中国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

2023-08-12 本报记者 郭海瑾 ■记者手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8031.html 1 艺术家的使命感 48,03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