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就要上台说相声了,好期待呀!”这学期期末考试还有一周多的时候,孩子非但没有一点压力,反而兴奋地期待第二天的上学之旅。原来这是语文老师布置的一道作业题,每个同学都要上台说一段相声,或单口或双人或集体。
从收到作业的那天起,孩子已经开始兴奋了,把她喜欢的相声从头听了个遍,又结合这学期老师让读的《三国演义》,和我们商量了框架,一家人互相补充,一个《大话河南话》相声台本出炉。
经过这两年的“陪读”,我们家对这样的作业已经见怪不怪了。
比如每隔一段时间,孩子一放学就会钻到屋里,和同学们线上排练话剧,这是他们的“语文”作业——表演话剧——“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屋子里不时会传来阵阵呐喊。
比如,孩子放学后冷不丁会抱回来一株蒜苗,并拿出一个小本本炫耀:“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浇水,哈哈,我的蒜苗长成了第一高!”——原来,这是他们的数学作业。为了学习折线图和条形图,他们要边种蒜苗,边记录它们每周的“身高”。而孩子们为了比拼谁的蒜苗最高,浇水铆足了劲,测量、画图也铆足了劲。
孩子们“苦”作业久矣。文山题海,当然少不了,但现在有了变化。
语文课上,老师不再是单一的“读十遍”“写两遍”,而是开始让孩子们沉浸式朗读、表演,并评出“表演之星”。作业,当然就在一遍一遍的表演中完成了。
数学课上,不再是单纯地讲解公式和法则,取而代之的是“归于生活”、了解实践——作业当然就得多动手了,除了算题,还得种植、测量,提出问题,结果是,孩子们自己发现数学就在身边。
“主题学习给予了学生更多主动规划自己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不断‘学会学习’,这也考量老师们设计作业的能力。”在学校公众号上有一条“心中有‘数’,精打细‘蒜’”的推送,老师在总结中这样写道:
“是呀,一份好作业,让学生高效地学习,也能让老师们从中获得专业成长,实现师生共赢。”
这个学期,孩子意外地拿到了北京市和海淀区有关生态环保主题演讲比赛的一等奖和二等奖。但仔细想来,确是歪打正着。原来当初生态环境局在征集有关低碳环保的主题演讲时,孩子刚和同学们一起做了数学课布置的关于节水环保的调研作业,不仅了解了水资源的状况,还通过计算各家的用水量,分享了很多节水环保的小妙招。她把这次作业的调查内容写成了演讲稿,没想到,从预赛到决赛,一路闯关,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想这就是跨学科作业的魅力所在。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所以不能解决问题的,不是真教育”。
作业何尝不是,通过回归生活,可以引导孩子探求知识的根源,对教学进行价值检验,提高教学的吸引力,使学生获得直接的经历和体验。
“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暑假的某一天,孩子边念着这首流传已久的《作业歌》,边设计一份出行的作业计划书,“妈妈,你说李白在洛阳待了多长时间,我按照李白的足迹设计一份出行计划,好不好?”
“中!”真是有意思的作业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