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重庆万州,一江碧水波光粼粼,蓝天白云、碧水青山相互映衬,犹如一幅展开的山水画卷。
67岁的王夏农一路喘息着来到江边坐下,三角梅在晨光下灼灼开放。自去年10月因尿毒症开始透析以来,王夏农走路越来越吃力了。
王夏农在万州土生土长,他爱这一江东去的碧水,更是竭尽所能回报这片乡土,其中近30年来撰写的400余篇、60余万字的社情民意,更是浸透了王夏农大半生的心血。
1994年,王夏农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在农工民主党组织的学习中,一些老党员对工作的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态度给了我特别大的触动。”有一次,作为教育支部主委的王夏农组织党员们学习,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党员颤颤巍巍赶来,从包里取出2份社情民意。老人说,这是他花了2个多月工夫写出来的……一笔笔精细工整的小楷,凝结着来自街头巷尾群众真切的呼声与愿望。
“老人多年来孜孜不倦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架起了反映群众呼声与愿望的一个个通道。”作为时任万州区政协委员,王夏农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更沉了,“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是参政议政的源头活水。”
在工作之余,王夏农奔走在万州的街巷楼栋,对于群众的心声,王夏农总会一一记录,再去粗存精,形成材料。短短5年时间,他就撰写了100多篇高质量的社情民意,被重庆市委统战部、农工民主党中央等多个平台采用刊发。
2007年4月,王夏农被确诊为癌症。首次手术治疗后,回到万州的王夏农继续撰写起提案和社情民意。
2021年1月1日起,长江实行“十年禁渔”。渔民们一时间对政策的不够理解以及对上岸生活的迷茫,让王夏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段时间,王夏农几乎每天都和渔民们待在一起,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写出了一篇篇有温度的社情民意。“现在我认识的很多渔民都已经顺利实现转产就业,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们当地还提供了不少公益性岗位,为渔民们解决了就业问题。”
像这种关乎群众急难愁盼的社情民意,王夏农遇到过不少,“作为一名农工党员,为群众反映和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是我应该做的。”
一台用了多年的台式老电脑,静静地躺在王夏农简朴干净的书房里,而今“老”得已经开不了机了,老电脑里数百篇的提案、社情民意被“搬”到王夏农新的笔记本电脑里。2022年4月,王夏农被农工民主党中央办公厅评选为2020—2021年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
由于长期服用相关药物,2022年6月,王夏农被确诊为尿毒症。从此,每周3次的透析成了他必须要做的事。
王夏农的家住8楼,是住了20多年的老旧楼房,没电梯。每次化疗,他从家里出发到医院,正常人行走的10分钟路程,他要走上半个小时左右。但王夏农撑着病体,行走于万州城乡,搜集最接地气最抵人心的素材。长江生态环境、长江10年禁渔期现状、大学生就业、乡村振兴等,是他患病后的重点关注方向。
“写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社情民意,是我一直以来的坚持。为群众搭起一座桥,说出他们的心声,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希望在生命最后的这段时间,再为这座城市多做点事,永远做群众的贴心人。”王夏农说。
(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