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休闲周刊

沉浸式文旅:

身临其境感受地域文化

本报记者 刘圆圆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8月25日   第 09 版)

亮马河街区 本报记者 贾宁 摄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文旅领域加速应用,沉浸式文旅项目在各地不断涌现,“沉浸式”正成为上海、武汉、北京、成都、杭州等城市旅行者搜索的热门关键词。

沉浸式场景带来互动新体验

“踏入‘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如同走进了真实的盛唐长安。‘李白’带我们逛长安城,介绍各种小吃,工作人员和店家也都穿着唐制汉服,将氛围感拉满。”这几天,北京游客王倩在看了电影《长安三万里》后,对唐代历史文化产生了向往,便约上朋友来到西安。一路上,传统小吃、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唐乐歌舞演出尽显唐风古韵,还会偶遇诗人与你推敲诗句,“玄奘”负笈而行询问西行路向,带着一张“通关文牒”打卡盖章,如同梦回唐朝繁华的市井生活。

这个坐落在大唐不夜城的主题街区,自2022年4月开街以来就迅速成为“爆款”,火遍网络,吸引无数年轻人前来打卡。“一年时间,我们已接待游客超200万人。”陕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邹林丰表示,为了营造更真实的场景,他们请100多名手工匠人制作了8000多盏灯笼以及各种道具,春游百花、烟雨荷塘、冬日雪景,端午节、上元节、中秋节……每个季节、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主题活动,游客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感受。

今年以来,文旅消费快速增长,不仅沉浸式街区火了起来,沉浸式演艺市场也是百花齐放,旅游演艺也重回大众视野。

长江一艘游轮上,《知音号》演出正在进行,游客们穿梭在舞池、酒吧等空间,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武汉历史片段相遇,在和演员的互动中走进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剧情。“在这场演出中,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走进了剧情之中,从汉口码头开始,到登上‘知音号’游船,我们参与了一段跌宕动人的故事。”游客吴先生在观演后心生感慨。

在重庆磁器口,《重庆1949》剧目是通过技术手段展现叙事场景的典型,也成为很多来重庆的游客的必选项目。“每分每秒,观众眼前的景象都在变化。”重庆一九四九演艺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科介绍演出所运用的高科技机械元素,“三个机械旋转舞台,两个机械旋转观众席,一个固定观众席,根据场景变换位置,让观众与表演深度融合。舞台还通过机械升降烟囱、牢笼等道具真实还原历史,结合音效、灯光、投影以及裸眼3D技术,让观众更深刻地感受一段红色历史。”

在多年发展过程中,形式更多样、场景更丰富的沉浸式演艺频频火爆“出圈”。沉浸式演艺打破了传统剧场的观演关系,或让观众在行进中通过和演员互动与舞台融为一体,或通过机械装置、全息影像等科技手段打造多维视听体验,让观众身临其境。今年“五一”期间,观演人数同比增长360%。

文旅深度融合 激发消费潜力

近年来,很多城市将打造沉浸式街区作为文旅产业发展亮点,通过修缮老建筑、还原历史布景,将独特的建筑风格、地道的当地美食、传统的节庆表演展示出来,人文古韵和商业氛围融于一体,游客深入其间,不仅能满足休闲、娱乐、社交等需求,也能更深入地读懂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为示范带动沉浸式文旅新业态高质量发展,由产业发展司发布了20个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包括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夜游、沉浸式展览展示、沉浸式街区等,从夜游锦江、大唐不夜城,到《又见平遥》《知音号》等经典演出,一时间各种类型的沉浸式项目成为文旅业态创新的标杆。

“今年以来,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加速回暖,沉浸式业态跑出了加速度,通过文旅资源、数字技术与空间创意的融合创新,促进了当地产业和消费的双升级。”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力说。

“随着我国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旅游方式逐渐从走马观花式的‘赶景点’向深度游览、互动式休闲转变。”美团文旅研究院院长路梦表示,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20个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的公布,有助于充分发挥行业内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沉浸式旅游等旅游新业态、新体验更好发展。文旅企业应紧跟消费趋势,打造多样化、高品质的沉浸式旅游产品,激发文旅消费的更大潜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厉新建认为,在沉浸式体验项目中,地域特色、科技创新、历史文化、时尚观光4个要素缺一不可。如果缺少文化内涵支撑,仅仅是眼花缭乱的科技呈现,很可能使旅游体验变得乏味。

2023-08-25 本报记者 刘圆圆 沉浸式文旅: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8688.html 1 身临其境感受地域文化 48,68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