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休闲周刊

田静委员:

非遗,勾勒大学生的“乡土中国”

本报记者 徐金玉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8月25日   第 10 版)

田静委员(左)指导学生制作紫陶

严莉作紫陶文创作品分享

这个暑期,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遗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静格外忙碌。点开她的朋友圈,少了日常器物新作的分享,她的很多图文都聚焦在一个群体——大学生身上。

“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第四期开课”“青年学子们实践成果展示结课”“云南大学团委中外留学生社会实践紫陶研学”……镜头记录的当下,学生们或是围坐在田静身旁凝神听讲,或是第一次动手体验拉坯、捏制陶器、感受制陶工序,或是去山中采香料、磨香粉、打香篆等。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与非遗零距离接触的时光,在陶茶居田记窑工作室朝夕相处的日子,让这些“建水娃娃”对家乡、对传统文化有了新认识。

家乡的“窗”

“你了解家乡吗,它是什么样的?”

“家乡的非遗有什么,它的文化价值在哪里?”

……

如果将这些问题抛给田静,她定会笑着说出一个充满诗意的答案:我的家乡——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是一座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滇南文化名城,这里的一砖一瓦、一雕一刻,无不将你带入到古老恬静的生活画卷中。

而她所珍视的建水紫陶,正是联结乡土情感、蕴含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

“从2021年开始,我们响应团中央的号召,以建水紫陶为支点,组织开展了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从这扇窗户望出去,去看家乡的另一番模样。”田静说。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她的目标很明晰,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所以每期主题都由他们相互讨论而定。

“正确的引导+适当的放手”,迎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惊喜。

第一期,学生们的主题是为古村落办村展,为此,他们常要去村里转、去乡里看,相谈甚欢时,还会去老乡家蹭饭。在频繁且鲜活的互动与往来中,家乡古老村落里的传统手艺、历史发展和人文风情,渐渐在他们的心中如数家珍。

“连当时负责对接的团县委工作人员都和我反映,每次打电话,你们几乎都是在村里做调研。”田静说,扎根乡土,是了解家乡的重要渠道,也是紫陶制作的重要课堂。随后两期,建水古城的卫生建设、建水非遗进校园,又成为孩子们热切关注的焦点,他们还合力创作了关于非遗美育的相关课本,内容讲述了紫陶文化、二十四节气等。

活动的“实”

社会实践一期一期地开展,视野聚焦于家乡非遗,重点则落在实践上。

像今年这期,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等不同院校等大学生们,将发力点放在了紫陶香器的文创上,思考如何扩大紫陶文创的辨识度,让游客将建水文化带回家。

“最打动我的,是学生们设计的宗旨,他们结课汇报时第一句话就是‘文创,必须要以文化人’,一下子说到了点子上。”田静说,令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彝族大学生严莉。

她在文创设计时作了大量的实践调研、市场背调,并且第一次感受到自己与彝族文化如此亲密。“过去,我并未在意自己是彝族还是汉族,对于彝族文化了解较少。而此次做紫陶文创,我才开始认真学习,了解到彝族的太阳崇拜、服饰纹饰背后的各种寓意等,并希望从彝族文化入手去打造特色文创产品。”严莉说。

身在建水紫陶的家乡,中央民族大学大三学生张锦生却是第一次体验紫陶制作。“亲身体验后才明白,匠人们是在坚守什么,紫陶的文化价值在哪里。建水有千年历史,它的厚重、温良都浓缩在紫陶中。”张锦生说,“我是学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方向之一就是文化管理。我在设计时,会寻找建水紫陶和新时代的消费需求结合的创新点,设计出更令人心动的伴手礼。”

听了学生们的分享,田静不无感慨:“这种暑期实践,看似短短一个月,却能让学生们受益匪浅。学生们通过可视化的、可动手的体验,能更好地锤炼能力、激发思考,在实践中获得成长。”

非遗的“育”

“建水紫陶是传统技艺,是艺术瑰宝,更多的是可以共享的文化。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做教育。”在田静看来,虽然非遗宣传如火如荼,但美育并没有和非遗进行真正的互动,更多时候还停留在概念化的书本宣传中。

“认识家乡,认识非遗,进而实践,才能更好地拉近非遗和学生们的距离,拓展他们的专注力、创造力、好奇心,并为他们步入社会、投入家乡建设打下根基。”田静说。

令她欣慰的是,确实有大学生由此“返乡”了。“有之前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已经在工作室就职,并参与了第三期、第四期的工作。他们正是因为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最终确定了新的人生轨迹,决定了要回到家乡!”田静说,“但活动的最终意义并不在于此。我们并不是要学生们未来必须从事某种技艺,而是让他们由此对家乡、对非遗有了新的理解。当真正热爱了,能否成为职业并不重要,他们在其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别人抢都抢不走。”

当然,田静身边也有另一种声音,“与其花时间做这些工作,不如多去创作自身作品。”

对这类声音,田静的回应同样掷地有声:“我们常说‘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作为传统手艺人,我们生逢其时,站在今天的时代,要考虑的内容非常多元,而如何保护、弘扬好非遗,是更具根基意义的要事。”

田静一直秉持一种观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技艺文化,没有“文化”二字就做不大。而高校青年的参与,会为非遗的发展传播提供新的视角,只要踏实努力地去做好这项工作,未来会产生不容忽视的价值。

“非遗既要传承,也要传播,需要一代又一代孩子参与其中!我想,非遗美育是很重要的一环,要从小做起,从实践做起!”采访接近尾声时,田静莞尔一笑,“你看,这样的调研多有意义,我明年的提案主题也已经有了!”

2023-08-25 本报记者 徐金玉 田静委员: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8694.html 1 非遗,勾勒大学生的“乡土中国” 48,69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