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休闲周刊

茶香茶韵飘四方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闭幕小记

本报实习生 齐原宁 记者 徐金玉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8月25日   第 11 版)

茶具

小茶友现场品饮中国茶

雅安藏茶

唐煎宋点非遗茶文化盛世体验

“扫描下方二维码领取门票,即可获赠精美小茶杯。”还未走进北京农业展览馆,“茶”气已然溢出馆外。展馆内,随处可见的有身着马面裙的古典美人,有汉服飘逸的中年男子,有一身休闲装的白发老人,也有满眼新奇的小小茶友……

8月20日,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主办,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等承办的第十五届北京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茶博会)圆满落幕。在北京茶博会上,万余款茶叶、茶具、紫砂、茶周边产品等的展示,与众多来自茶区的一线茶人的讲述,为参展观众们提供了解茶叶故事、体悟中国风情的宝贵机会。

茶香四溢惹人爱

“可以给我来一杯茶吗?”“这款茶我想试试!”“您稍等,这是您的茶。”在场馆,这样的对话、排队品茶的场景比比皆是,白茶展区的人气尤其“火爆”。有坐着品茶聊天的,也有座椅不够只能旁听的,还有端详展品询问工作人员的……众多茶友因福鼎白茶独特的口感而驻足,也为做茶之精细、不易而停留。

“我们每年都会来北京参加茶展,人最多的时候,甚至有人挤不进来。”白茶企业、蓝景弘茶厂工作人员徐林祥笑着说,“我们从早上九点开始泡茶,一直到下午六点,有时饭都来不及吃。”

而这样的忙碌,恰是他们最愿意看到的场景。“能让更多人尝到好茶,再累都值得。”徐林祥说,他们将品牌定义为“蓝景弘”,其中的“弘”字即取弘扬中华茶文化之意,希望向更多茶友传播茶文化。

现场,不少兴致勃勃的茶友将展区围住。展柜上,印着“传家宝”字样的包装引发大家的好奇。“都说福鼎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传家宝’的设计是指白茶的特性——越存越有味道、有价值,可不就是我们的传家宝嘛,在当地,还有人会把白茶存下来给女儿做嫁妆呢!”徐林祥用“女儿红”的例子打趣道,场内也传来一阵笑声。

和“传家宝”字样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包装箱一角的小小仪表盘。“这是用来监测环境湿度的,我们可以根据此数值,来对存储环境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保存效果。”徐林祥说。无论从品质到仓储,每个环节都要追求精益求精,无一不象征着以徐林祥为代表的茶人质朴的爱茶之心。

“从年少时打开家门就能看到茶园、闻到茶香,到如今自己做茶,我离不开茶叶!”秉持“只做茶,不做店”理念的徐林祥虽然话不多,但是句句不离“茶”。他始终留存老茶人的淳朴和真诚,希望做纯天然的好产品。

茶韵悠长故事多

品茶香,更要回味背后的茶韵。

在11号馆,红底黄字的“雅雨藏茶 原1951年荥经茶厂”高高悬挂,这跨越70余年的岁月引人注目。

“原荥经茶厂于1951年建厂投产,也是雅安三家国营藏茶生产企业之一,以康砖闻名。”雅安雅雨茶业有限公司荥经茶厂总经理王彪介绍道,“从2012年起,我们陆续从当地藏民或者寺庙手中回收康砖,也因此与老荥经茶厂结缘。经过多方努力,在2020年恢复重建荥经茶厂。”他一边回忆往事,一边骄傲地展示荥经茶厂的老物件——两块厚实的印着“民族团结”商标的康砖茶。现场啜饮一口茶汤,药香扑鼻,回韵悠长。

而目之所及,展柜处处都是时光的味道:五十年代金尖藏茶、五八年火车头茯砖、九十年代茯砖等。和各展位现代化包装不同的是,这里的茶叶很多是用竹编、甚至是牦牛皮包装。牛皮颜色已略有些泛黄,摸上去硬硬的,针线缝合的封口处,茶叶依稀可见。

“这是当年为了方便运输而采用的存储方式,由于时间久远,牛皮已经变脆。这类茶叶的年龄多在八九十岁,收藏价值很高。”王彪珍视地说,在他眼里,这一件件带有历史气息的茶品,印证着藏茶的历史发展,也已成为新建的荥经茶厂博物馆内的重要展品。

“重启老故事,也续写新故事。我们在荥经茶厂建厂70周年之际成立了博物馆,并在销售馆藏老茶的同时,开发了不少更符合当下消费者口感的新茶,并不断通过参加各大展会,来提升品牌影响力,带动更多人了解藏茶、了解品牌故事。”王彪说,“这场茶博会已是我们今年参加的第17场茶博会,结束后我们马上会去上海参展,日期无缝衔接!”

茶友们越聊越尽兴,人也越围越多。一位已聊了近1个小时的女士只好让开座椅:“我对咱们的品牌营销很感兴趣,今天没有聊够,明天我会再来!”

中国风迎四方客

前来参展的不只有洽谈合作的经销商,也有爱好品茗的各行各业茶友,还有远道而来的外国朋友。

“虽然喝不出茶的种类,但一入口,我就特别喜欢!”北京语言大学的俄罗斯留学生达瑞娅欣喜地说道,“我真想把这些精美的茶具都买回家!”

早在俄罗斯读大学期间,在中国老师带领下,达瑞娅第一次品茶,便为她埋下了一颗探索的种子:“在地铁上,我看到了北京茶博会的宣传海报,所以特别想来亲身体验中俄茶文化的差异。”走走停停间,达瑞娅不时拿起展位上的茶具、茶宠,或是仔细抚摸或是凑近拍照。

同是北京语言大学的俄罗斯留学生玛丽说,在留学期间的茶道课上,她首次了解中国茶文化,并且产生极大兴趣。“在俄罗斯,我就有喝茶的习惯。来到中国,我也想培养自己习惯于中国茶。”在非遗手艺人的茶壶店里,玛丽流连忘返。

此次北京茶博会,不仅有反响高涨的茶叶、茶具等展区,还举办了“茶沫冲泡竞技大赛·竞技赛”“唐煎宋点非遗茶文化盛世之旅”“全民诵茶诗——文人京韵生活茶集”等“中国风”主题茶事活动。活动现场,体验者跃跃欲试,未能先到先得的茶友们也“不甘示弱”,在场外或是拍照留影或是认真听课。

数据显示,为期四天的北京茶博会共接待观众43477人次。“人流量数据基本符合预期,甚至超越前几年!”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副秘书长李俊杰看到北京茶博会如此盛况十分欣慰。

“参展茶友覆盖年龄范围广泛,实现了打造‘中国风茶博会’品牌的初衷。我们希望将茶文化和书画、汉服等传统文化相结合,吸引更多年轻茶友。”李俊杰表示,茶不仅是饮品,茶与传统文化元素跨界结合使之更具文化魅力,也将大有前途。

茶香茶韵飘四方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闭幕小记

本报实习生 齐原宁 记者 徐金玉

2023-08-25 本报实习生 齐原宁 记者 徐金玉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闭幕小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8698.html 1 茶香茶韵飘四方 48,69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