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休闲周刊

唐煎宋点,指尖流淌的非遗体验

本报实习生 李雨薇 齐原宁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8月25日   第 11 版)

“笃笃笃……”全国农业展览馆的活动区内传来茶友们的万户捣“茶”声。一阵阵捣茶声伴随着淡淡的茶香,引得前来参观的人们纷纷聚集在活动区外,举起手机拍摄,将小小的活动区层层围住。

这是第十五届北京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上的“唐煎宋点非遗茶文化盛世体验活动”。活动区内,茶友们正在制作茶饼。国家一级评茶员、紫笋茶制作非遗传承人张文华正向茶友们讲解源自唐代陆羽《茶经》中的“七经目制茶法”。“制作茶饼共有‘采、蒸、捣、拍、焙、穿、封’七道工序。”张文华说道,“大家正在体验的是‘捣茶’。”说着,她将蒸屉中完成“蒸青”的茶叶取出,放进茶友们面前的石臼中,并亲自演示捣茶的“窍门”。

“先用竹签将茶叶拨开,漏出石臼的底端,再举起杵,加快频率、甩动手臂地捣茶,将底部的茶叶碾好后,用竹签拨动茶叶调整位置,如此循环捣至‘叶和茎有一点连接,但又不至于散开的程度’。”按照她的讲解,众位茶友纷纷上手体验。直捣到手臂发酸,才和对面的搭档交换休息,这样一来一回不知捣了多少次,可谓用尽“洪荒之力”。

“这还不算什么。在古代的顾渚山,每年最多进贡3万两茶叶,当时有3000到6000多人做饼,那场景才叫壮观。”张文华说,“而且这项捣茶的工序只能由人工操作,机械打出的茶叶很碎,这样的茶饼一冲泡就散了。有些传统的东西就像基因一样,无法被机械所替代。”

等茶叶捣好后,众人用模具将其敲成圆饼,放在烘焙的屉上进行初次干燥。与此同时,唐代古人煎茶的画面正在台上上演。只见,演员们“面贴花钿,身着襦裙,朱唇一点桃花殷”,伴着传统乐器演奏的配乐,拿起精致的容器,不急不缓地将茶饼取出,经炙烤、碾末、候汤、投茶、环搅等步骤,最终完成一碗茶汤,供现场的茶友品尝。演示环节的每一处细节都极其考究,不仅茶叶是从紫笋茶原产地顾渚山空运而来,甚至连演示所用的茶具都是仿照法门寺出土文物所制。正是这些精准的复刻,才能够将现场60余名茶友一下子拉入那个“大唐盛世”。

活动区的另一侧,传来簌簌的击打声,那是宋代的点茶体验。北京市茶业协会理事、辽金宋点茶文化传播中心创始人王梓涵正为茶友们介绍宋徽宗所著《大观茶论》中的七汤法,仔细讲解“调膏、注汤、击拂”等步骤。三位演示者穿着宋代的服饰上台为茶友们演示,只见她们“手起筅落”,快速地击拂碗中的茶汤,令茶汤迅速生成一层绵密厚重的沫饽。

现场的茶友们也兴致勃勃地尝试点茶,有人坐下点茶,也有人站起来方便发力。点茶时,手臂须维持高速搅动的频率,才能使沫饽不消泡。茶友们直到手臂击打到发酸也没能做出如云朵般绵密的沫饽,可见点茶工艺难度之高。

点茶体验现场不乏一些年轻的身影,王女士便带着五岁左右的孩子前来体验点茶。“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孩子们去了解。”王女士说道,“我也想要借这次机会,带着孩子体验唐宋古代传统文化,让孩子了解到古人是如何品茶的。”

做出沫饽后,小朋友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细抿一口后评价道,“好喝,茶变得更香了!”原来,击打的过程能够将茶香激发出来,配合绵密的茶沫形成香醇的口感。

“这次体验活动现场的人气出乎我预料,茶友们对这次活动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王梓涵说道,“前来体验的茶友很多都是通过公众号预约、朋友圈推荐等渠道前来的,也有对点茶感兴趣的学员们前来报名。”此次活动开放预约后仅两天即约满,足以见得茶友们对体验活动的喜爱。

作为活动的主办方,王梓涵和她的团队希望通过举办这类体验式的公益活动,让茶友们亲身体验古人点茶、饮茶的方式,将这份对茶文化的喜爱延续下去;也希望这些活动能够真正成为各地茶人研究茶文化历史、继承发展茶文化的载体和平台。

悠悠飘来茶香,是大家千辛万苦制作的茶饼烘焙好了。现场的茶友们却久久不肯离去,纷纷围在蒸屉前追问道,“烘焙的时候,茶饼多久翻一次面?”“带回去后如何保存?需不需要晾晒?”张文华笑着说,“传统工艺十分考究,需要以70度的高温焙15分钟,再翻面烘焙。大家带回家后可以放在太阳下晒干,或用微波炉打中小火后再晾晒,直到茶饼的触感达到‘坚硬如铁’的程度,就算制作完成了。”张文华为茶友们解答着疑问,直到场馆响起闭馆音乐,人群才渐渐散去。

“对观众们来说,非遗茶文化体验是一个普及活动。能将书本上看到的记载,用双手实践出来,实属难得。”张文华说道,“希望活动在全国推广,让更多人体验到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魅力。”

2023-08-25 本报实习生 李雨薇 齐原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8699.html 1 唐煎宋点,指尖流淌的非遗体验 48,69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