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开展基础研究的各类主体中,一些专精特新企业具有独特优势、能发挥重要作用。如能进一步提升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含金量,唱响基础研究“合奏曲”,必将对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速跑”增添重要助力。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存在以下问题:企业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对企业缺乏有效引导措施,企业争取资源能力相对匮乏。为此,建议:
鼓励多元投入,引导企业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规模。加快建立和完善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逐步提升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占比。可探索公私合作研发、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引导企业对关系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前沿与公益性领域的基础研究前瞻性部署,参与研究、提出建议,明确将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占比纳入国企科创考核指标体系,发挥国企示范效用。
强化政策落地,激发企业开展基础研究的内生动力。对从事关键领域基础研究的企业,“借脑引智”的委托费、劳务费等可税收抵免,实验室硬件设备等折旧比例再提高、年限再缩短。试点成立科技银行,实施企业基础研究融资专项扶持计划。试点将“基础研究投入占比”纳入上市考核指标,鼓励企业上市融资。设立国家基础研究公益基金,延长企业间接捐赠结转期,给予直接捐赠更大税收优惠。
夯实资源保障,构筑企业开展基础研究的外部支撑。健全企业“出题”、高校和科研机构“解题”的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探索企业家“挂帅”方式申报和实施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完善企业科研人才职称评定办法,加速人才规范有序流动。建立科学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平台,推动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和重大科研装备向企业无障碍开放。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企业踏实开展基础研究“撑腰”“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