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莫道才
主讲人简介:
莫道才,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届政协委员,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广西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国学中心)主任。中国柳宗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赋学会理事、中华诗教学会理事、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理事。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
编者的话: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近期,以展现盛唐诗词文化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再次掀起人们的“诗词热”。近年来,以中国古典诗词为核心元素的文艺作品、文化节目等一经推出,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还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莫道才教授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等研究,是近年热播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命题专家。本期讲坛邀请莫道才教授从创作此节目的经历出发,讲述中国古典诗词常盛不衰的魅力,并以此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古典诗词深厚的文化土壤
“诗与远方”,是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也是“诗意地栖居”的中国表达。诗歌是一种抒情性文学文体,把这种文学文体与地理的空间概念“远方”联系在一起,好像是一种“混搭”,但是确实将文学与理想的关系巧妙表达了出来。诗歌可以表达理想,可以实现理想。这个“远方”既是空间距离的远方,也是心灵和理想的远方。诗词创作历来是文人的活动,属于小众的文学活动,诗词赏读也是知识圈内的小众活动。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将这种小众的活动推广,变为大众的文学活动和文化活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命题。近年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开创了一个成功的范式。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内容。一部中国文学史主体还是诗歌史,诗歌占据了传统文学的绝大部分。崇尚诗歌文化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民族文化基因。在侗族地区的人们常说“饭养身,歌养心”。的确如此,诗歌作为精神食粮可以滋润心灵。诗与歌同源,整个中华民族都有诗歌的基因。中国人从小接受教育开始就是诗歌文化,诗歌是从幼儿园学前教育阶段开始的。有的人甚至更早,从胎教就开始了。在小学语文课本和中学语文课本里入选最多的就是诗词了。凡是上过学的人都对古代诗人如数家珍,对古代诗歌名篇出口成章。诗歌可以说是伴随我们民族记忆的文学。
中国一直有诗教的传统。古代的启蒙读物都是诗体的,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用的是三言诗体的形式,《千字文》用的是四言诗体形式,都是二个节奏停顿,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而诗的内容本身也是启蒙读物的内容,比如《声律启蒙》《笠翁对韵》,传授诗律知识和对仗知识。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信念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传承。诗歌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有广泛的民众基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是要抓住古典诗词。中国文化诗心不死,这是《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成功的原因。所以,这个节目的受众涵盖了各个年龄层、各个行业层、各个学历层。因为在春节黄金档期间播出,成了三代人可以共同观看的节目,这成了继春晚之后的新年俗。
为此,《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诗词类的书籍销量倍增,成为畅销书、长销书,引发了新一轮的诗词阅读热,也引发了新一轮的诗词节目热和诗词活动热,可以说达到了激发全国读者读诗的热潮。中国文化对传统诗词的继承是讲究背诵的,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作为一档文化类节目,要有看点,有吸引观众的内容。在《中国诗词大会》里主要通过在短时间内答出各种有趣味性的问题来记诵诗词经典来比拼记诵量,通过斗诗竞技的方式吸引观众。但不是死记硬背就可以了,而是建立在理解和运用基础之上,还要反应敏捷。因此,第一季的目的就是“唤醒国民的诗词记忆”,第二季的目的就是“推动国民的诗词狂欢”,第三季就是“拓展诗词的阅读理解”,第四季是“享受诗词带来的生活之美”。古典诗词绝不仅仅是背诵这么简单,更需要理解和运用。我们强调大中小学学生选手既是参与节目的主体,也是观众的主体,更是推广的主体。这对应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要通过走入校园、走进课堂、走进教材来传播,也要走入社区,走入社会,需要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民大众来参与。
有人指出《中国诗词大会》仅仅是背诵诗词的大会,其实这只是看到了表面的赛制。试想,如果没有对诗词文本的细读和理解,怎么可能在超短时间里选择准确的答案?选项是很灵活的,要有理解和分析才能排除干扰项。这需要选手具备细致的观察能力,要学会从诗歌的细节和字词中发现潜藏的各种信息。这样,也锻炼了观众的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汉语汉字是具有逻辑性的语言文字,基于汉语汉字的古典诗歌也是具有逻辑性的,所以学习古典诗歌不仅可以记诵名篇作品,同时也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可以说,学习古典诗词不仅仅是读诗记诗诵诗这么简单,知识和能力的受益是全方位的。
阅读古典诗词要从娃娃抓起,要从学生开始。孩子的记忆力是最好的,最容易记住作品。孩提时代的诗词记忆也是最持久的。虽然还不一定完全理解作品的内容,但是诗词的节奏韵律比较适合记忆,会潜藏在大脑的深处,伴随一生。《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一开播就引起轰动成为现象级的文化节目,就在于唤醒了人们在孩提时代、学生时代积累的诗词记忆。
古典诗词的传承重在运用
诗词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内容,古代诗词是生活的一部分,与生活是融为一体的,诗词创作亦即生活的记录。中国文化传统讲求“立德、立功、立言”,“立德”是修身养性,修炼高尚的道德情操;“立功”是兼济天下、忧国忧民;“立言”是将自己立德立功的过程给记录下来,说明一生没有虚度,有追求有建树。而诗歌也是“立言”的方式。所以诗歌往往记录了古代诗人的一生追求,记录了其坎坷的人生,记录了其所思所想,记录了一生不懈追求的过程。古人不仅仅是为了抒情,也是为了记录人生。所以中国传统诗词具有很强的叙事性。今天我们学习古典诗词作品,一是要了解作为中华文化重要内容的诗词的审美底蕴,学会鉴赏;二是要了解这些名篇佳作的背后的历史信息,了解作者的创作故事和文人交往的本事;三是要在自身创作时学习继承古人的表达艺术技巧。
传统诗词在当代首先是要传承。所以,中国古典诗词重在运用,不仅是书本的学习,也存在于生活中的运用,将传统与现实生活融会贯通。以诗词创作为例,诗词创作的主观性很大,短时间内很难创作出有水平的作品,即使创作出来的作品,也难以评判高低。拿《中国诗词大会》来说,如果诗词创作不能做到是与非的判断,在节目中就很难恰当引入,但真正善于创作的人士可能也不想上场展示,所以很难找到既擅长记诵大量古诗词又善于写作诗词的最佳的选手。鉴于电视节目还要注重观赏性、趣味性,以及节目的流畅性等特性,我们预研了多种方案,最终还是选择舍弃,只保留了选手出场时展示自己的诗词作品作为定场诗,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才艺。虽然在节目现场不比拼诗词创作,但是却带动了各地传统诗词的写作,对诗词有兴趣的青少年越来越多。而在生活中对诗词的运用也越来越多了。比如,各地的景观用诗词来装点的多了,人们写讲话稿要用诗词来润色的也越来越多了,还带动了很多诗词描写地的旅游。越来越多的人在阅读了这些诗词名篇后,都想到这些诗词的描写地和诗人旅行过的地方去体验诗中的意境。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对当代生活的影响。所谓生活不只有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传统诗词在当代的传承需要与时代同频共振。还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思考以现代媒体技术运用与创新的《中国诗词大会》还能走多远,也就是思考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承如何更好地实现与人们生活的链接。
作为一档普及诗词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已经举办了8季,成为了观众喜爱的大型语言类文化益智节目。每一年都守正创新,在不断改进和创新,给观众以新鲜感,带来新的挑战。从内容来说,第一季起步在中小学语文课本的诗词,集中在唐宋诗词,以调动起观众对诗词的热情,而现在已经扩展到上下三千年,从《诗经》《楚辞》到现代名家的所有诗词名作。从涉及面来看,很多诗词作品已经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为避免选手因容易失误而退出比赛,我们不断在赛制形式方面进行改进,每一季都有新的改进,通过创新来吸引观众。比如,在第四季开发出“绝地反击”的形式,让失误折戟将退场的选手有一个自我救赎重生的机会。这样的设计扣人心弦,有悬念,很能抓住观众,有引人入胜之效。每一次播出,收视率都是排在上星电视同时段各档节目前列,反映了观众对古典诗词的持续性喜爱。新的一季,我们还将继续秉承守正创新的精神,不断完善,奉献出一台有创意有教益的诗词类文化节目。在内容上,不断在深度和视角上继续挖掘熟悉的“陌生题”,深挖诗词中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形式上,要走出录制舞台,走到诗词的现实场景中,在实景的历史文化现场体验诗词之美,让诗词走进生活,成为活态的文化,这样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得以传承发展。
如今AI虚拟呈现技术的运用,可以让古代诗人走进舞台,跨越千年与今天的观众对话。将诗词反映的历史文化场景再现舞台之上,让人有身临其境的体验。这加大了诗词与观众的互动性,成为节目的亮点,使诗词的内涵、意境活了起来,这也是一次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有益尝试。比如疫情期间,很多选手、观众不能到现场录制,这本来是无法克服的,但是有了远程视频同步参与、云端同步的呈现,便有了云中千人团的新形式。这样不仅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容纳更多的观众参与进来。还可以实施远程实时互动。可以说,新的媒体技术使得节目更好看,更与时代发展同步,也让古典诗词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得更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按照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那些有借鉴价值的思想内涵和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化的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按照时代的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挖掘、阐释、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提出,让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有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方向。创新是中华民族文化不断进步的灵魂,是民族文化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重要源泉。创新才能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作为诗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延续尝试,在语言类的大型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成功后,又有了歌曲类的大型节目《经典咏流传》也获得了认可,将传统诗词的吟唱作了创新性发展。现在又有了电影动画片《长安三万里》。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古典诗词的发扬光大提供了更多的呈现方式。
诗词是中国人抹不去的记忆,一部《长安三万里》的热映进一步说明诗词是扎根在中国人心中的,中国文化里一直流淌着诗词的基因。丰富的中国古典诗词具有的魅力不仅仅是诗词文本,还有其背后的人和故事,这些故事挖掘出来就是中国故事,而且是最生动的故事,《长安三万里》可以说是这一实践的最好诠释。用中国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诗词中有大量的素材。中国诗词本身具有很强的叙事性、故事性,往往在创作本身就有一个个美好的传说故事。在唐代就留下了《本事诗》这类笔记,记载了很多唐代诗人写作的故事。这类记载唐诗故事的笔记非常多,后来宋代计有功编撰出了《唐诗纪事》,在相关的诗歌作品后面列出了创作故事。今人周勋初的《唐人轶事汇编》又在此基础上将所有的唐五代笔记按照诗人为目,将有关的诗歌本事系在诗人名下。宋词也有很多宋人留下来的笔记史料记载的本事词,这样也就有了今人唐圭璋编撰了《宋词纪事》。这些为今天创造新的方式传承发展古典诗词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可以说古代诗词宝库提供了无尽的故事,可以开发出更多当代人们喜闻乐见的创新性文艺作品。在新时代,借助新媒体形式用创新的叙述方式,用创造性的构思来表达,将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无限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其中最关键的是,要用拓展思维的方式将古代诗词的故事与现代人们喜欢接受的表达方式结合,用现代人们熟悉的话语方式和新传播技术来重构和阐说。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得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得以承继,才能为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这个暑期一个重要的旅游现象是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几乎爆满,各地的诗词文化名胜遗迹也几乎爆棚。众多孩子在家长和老师带领下纷纷来到这些文化场所,参观感受体验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特别是近年来唐诗之路更是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对唐诗之路的文化遗迹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唐诗之路国家文化公园已成为学界的共识。如果将全国的唐诗之路文化遗迹作为国家文化公园中的一个主题有规划地保护建设起来,沉淀唐诗的地理载体就能得到有效利用,其蕴涵的文化价值也能充分开发出来。这样,不仅可以为旅游资源提供新动能,还能让人们在唐诗的描写地体验诗歌的意境,触摸诗歌的历史文化信息。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也将进一步为当代经济与文化建设提供新的增长点,真正成为人们心中的诗与远方。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表明新时代中国人不仅渴望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还重拾了文化自信。一个文化高光的时代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