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基地参加重大航天工程发射任务时,我心中都会感慨万千。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到现在“嫦娥”揽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一代代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孕育了以“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为代表的航天系列精神,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事业创新发展之路。
航天科普兼具体系性、专业性和趣味性,通过航天科普,可以把专业的航天科学技术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易制的装置,向社会公众展示普及,提高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认知程度,激发其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未知领域的探索。
我在推动科普工作时,将青少年作为航天科普的主要对象,组建了10余支“科普志愿服务队”,先后在成都航天中学、向阳桥小学等10余所中小学校设立“四川航天科普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航天科普进校园”等系列活动。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短视频等新媒体的崛起,极大地丰富了科普载体的多样性。为充分用好网络平台,我们的科普团队将线下讲解内容逐步凝练转换成精品课程,拍摄制作“线上航天科普”“天问一号成都造”等科普视频,利用网络进行线上传播。今年开展的“爱成都·迎大运——开学第一课”活动通过网络实时直播的方式,面向全省中小学生讲述航天故事,普及航天知识,当日直播点击量达18万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我们定点帮扶的甘孜州甘孜县昔色乡四别村,是典型的高原少数民族村落,村里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与外界交通不便,不足百人的常住人口中老人和妇女居多,还有20余名留守儿童。孩子们的成长一直牵动着我的心,因此我促成了在昔色乡小学设立首个高原航天科普实践基地,每年开展科普进高原活动,用航天知识点亮孩子们的梦想。当孩子们与航天科普使者积极互动,并在专业人士帮助下,将自己亲手制作的水火箭发射升空时,我看到了他们眼里熠熠生辉的光芒、对科学知识的渴求,这也更加坚定了我持续推动航天科普工作进山区、进高原的决心和信心。
成为四川省政协委员后,我有了更高的平台、更大的舞台,社会责任感更强了,干事创业条件更好了。如何在政协履职,助推科普工作面向更广领域、更多受众,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我认为,应积极助推科普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争取将科普工作纳入乡村振兴对口帮扶机制,在科技赋能农村教育发展、推进农民观念转变和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等方面下功夫。我将积极呼吁,重视西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边远山区、民族地区的科普工作,加强配套保障,有效扩大科普影响力,让科普成为教育振兴的原动力,激励青少年树立通过学习教育改变自身命运、家庭条件和家乡落后面貌的志向,热爱科学、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