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宝藏

聚焦“比较视野下的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与发展”

——西辽河文化研讨会在内蒙古通辽举办

本报记者 付裕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8月31日   第 12 版)

日前,西辽河文化研讨会在内蒙古通辽举行,会议主题为“比较视野下的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与发展”。

在西辽河流域13.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400多处文化遗产。红山、哈民、南宝力皋吐等遗址的发掘,展现出先民叩石垦壤、刀耕火种的历史画卷。“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小河沿—夏家店下层”等考古学文化编年体系的建立,确立了西辽河文明独立起源、连续发展的历史地位。牛河梁、东山嘴等大型礼仪建筑的发现,红山文化崇玉重礼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因素,展现出这一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此次研讨会是继2022年对西辽河文明开展初步考古学研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促进学术交流,深入挖掘西辽河流域文明的内涵与特质,在更大范围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机制与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张国春表示,通辽地区丰富的考古遗存和文化遗产资源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从以哈民忙哈遗址、南宝力皋吐遗址为代表的西辽河流域史前文明到吐尔基山辽墓、陈国公主墓所反映的北方草原民族历史文化,丰富的考古材料实证了通辽地区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突出连续性的重要实证。西辽河流域作为各北方草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所,其兼容并蓄的文化特征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明确,围绕早期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进行广泛交流,深入开展红山文化、仰韶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等史前考古学文化的对比研究,将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紧密结合,深入研究阐释考古材料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之路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进程。

此次研讨会共有16位专家学者应邀作报告,6场主题报告分别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郭大顺的《试谈西辽河文明的“兼收并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明达的《良渚遗址群为什么申遗成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敬国的《凌家滩文化——长江流域文明的曙光》、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教授赵志军的《西辽河流域农业起源和早期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室副主任胡春柏副研究馆员的《南宝力皋吐文化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的《哈民聚落与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研究》。学术成果报告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主任贾笑冰研究员《红山文化与中国文明起源》、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赵战护研究馆员《沟通南北串联东西——比较视野下的冀西北地区史前考古新发现》、暨南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熊增珑《红山文化玉璧及相关问题》、黑龙江大学考古学系主任包曙光副教授《辽西地区夏商周时期的殉牲研究》等。

2023-08-31 本报记者 付裕 ——西辽河文化研讨会在内蒙古通辽举办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8973.html 1 聚焦“比较视野下的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与发展” 48,97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