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宝藏

半张《胶东新闻》背后的故事

王悦霖 滕长富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8月31日   第 12 版)

半张《胶东新闻》报纸

半张《胶东新闻》

作为一名党史爱好者,笔者有幸收藏到半张《胶东新闻》报,2015年9月该报曾在烟台展出。

这半张《胶东新闻》,出版于民国十八年十月十六日(1929年10月16日),为第四十五号,四开八版,惜存一、二版。新闻纸,竖排,铅印。报头左侧载有该报社址:山东烟台海岸路19号,下方是民国时期固有的“总理遗训”“售报价目”与“广告刊例”。报纸头版多为广告,但在版面上端刊载的两则本社招聘信息引起笔者兴趣。其中一则是《胶东新闻》公布在各地的特约通讯员名单,笔者粗略查了一下资料,在这个名单上面所列多是中共在烟台地区的早期党员,比如福山(县)王心一,系中共山东省委派到牟海县(旧县名,已撤销)组织地下工作的党员,此后还曾担任牟海县特委书记;龙口(县)余仁,则是黄县最早的地下党员之一,后担任抗大胶东支校书记。

另外,在该版较醒目处,用黑体字刊载一则告别启事:“认识我的朋友们:寄居在烟台八九年的我,现在要离开这个繁华的所在了!固然,它的适宜的气候,它的优秀的景致,以及它的一切的一切,会是我陶醉,会是我留恋,但是‘依人作嫁’的我,又哪能不受人家的支配呢?朋友,别矣!因为时间的短促,所以不能够‘趋辞’,只好请多多原谅。以后赐教的时候,就请直寄夏津邮局吧!——我是在十二分热烈的盼望着。国爱葵启。十八·十·十一。”

国爱葵(1904年—1993年)又名国增堂,笔名国醒,山东平度人,1920年(十六岁)插班进入烟台益文商业专门学校英语科,1923年9月入职烟台邮务局工作,1929年9月曾参与创办《胶东新闻》,是年秋调夏津县邮局工作,后又辗转沂水县工作。这条情真意切的告别启示是国爱葵赴夏津上任前,在《胶东新闻》刊载的。

国爱葵不仅是对烟台这座美丽的海滨小城无限眷恋,而对《胶东新闻》创办、被封的过程同样是耿耿于怀。1931年12月,他在《从中学生到邮务员》(载:《中学生文艺》第一期)一文中写道:“十八年(1929年)组织了一个日报馆,计划的很好,出版后的销路也蒸蒸日上,不幸出世后不数月,就被某司令(刘珍年)封了门!”

1929年,正值国内军阀混战地方割据时期,该报第二版主要载有《国府威信难振,各省将领通电拥护者少》,内容是介绍国民政府因张发奎(时任桂军右翼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整编第四师师长)叛变,电令各省拥护中央,然没有电文附和者。再则是《何东爵士致电蒋阎冯,劝息内争并促会议》,电文云:“一旦此次内战开始,人民所受之痛苦将入不可思议之境。”何东的调停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但近代史上蒋阎冯大战却没能避免,最终以阎锡山、冯玉祥败北而告终。

该版其他新闻还有《孙殿英以寿光为根据地竭力扩张军备》《宋哲元等通电拥阎冯》等。

英雄的故事

1929年年秋,中共烟台特支指派宣传委员许端云,主持创办了烟台第一张共产党报纸《胶东日报》,后改为《胶东新闻》。

许端云(1905年—1931年),原名许丹云,字祥五,山东省牟平县(今属乳山市诸往镇)招民庄人。少年时期,许端云在故乡读私塾,后随在仁德洋行发网部任职的父亲许继程来到烟台。1924年,许端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烟台益文商业专门学校英语科。在校期间,许端云因为结识进步青年徐约之,继而接触到《新青年》《创造》《文化批判》等新思想读物,“不安分”也由此逐渐显露,他一边积极联络陈恒荣等同学办壁报,组织读书会;一边以诗文、评论等形式宣传进步思想,揭露黑暗现象,提出必须唤起工农,才能推翻军阀统治,赶走帝国主义列强,拯救中华民族之危机。

大革命失败后,已是中共党员的徐约之自武汉辗转回到益文学校,继续秘密组织活动,发展进步学生。1927年冬,在他引领和介绍下,22岁的许端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20世纪20年代的烟台,由商界和外国教会主办的《钟声报》《东海报》《芝罘日报》等混淆视听的宣传,严重地麻痹着国人的思想,阻碍着革命斗争的发展。为了推动工人和农民运动的发展,中共烟台特支决定依托军事、地方两个支部创办一张报纸,由许端云担任社长、赫联基任总编辑。

许端云一方面发动亲戚朋友、家人资助;一方面凭借父亲许继程在英商仁德洋行工作关系,顺利落实报纸印刷等一系列问题。1929年9月的一天,中国共产党烟台地下组织创办的第一张党报——《胶东日报》,带着油墨香应运而生。

创办之始,《胶东日报》就利用英国德商洋行与路透社在烟台分社的关系,以及他们先进的电讯设备,收发转载最新的国内外时政要闻,这种“特殊待遇”在当时不是一般媒体所能够拥有的。另外,该报还在烟台地区首创使用五号字排版(当时报纸均使用四号字)。

《胶东日报》在当地及周围地区产生广泛的影响,发行量一度超过6000张。《胶东日报》除必刊载的广告外,更多是刊登全国各地工运、学运动态、工农红军作战胜利的消息,揭露蒋介石屠杀革命群众罪行,鼓励民众组织起来反抗压迫、反抗苛捐杂税等。为更好团结启迪进步学生,许端云、陈恒荣等还组织烟台几所有名望的学校,建立了新文学研究团体,引用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名句,创立“野火社”,同时还在《胶东日报》上开辟《野火》文艺副刊,作为党的外围组织积极开展活动,传播革命理念,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

由于地下组织集会、演讲、张贴标语等活动过于频繁,加之在言论上较为激进,使其备感压力与威胁。虽然拥有庞大读者群与发行量,《胶东日报》在出版月余后还是不得不被迫停刊。然而,为了延续革命火种,心有不甘的许端云几经努力,一张名为《胶东新闻》的报纸没多久又出现在了大众面前。但此事很快被地方军政府侦悉,《胶东新闻》在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出版了几十期后,同样遭到扼杀的命运。据当地资料记载,《胶东日报》和《胶东新闻》前后断续出版了三个月,虽然时间短促,但也由此播撒下了革命的火种。

2023-08-31 王悦霖 滕长富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8972.html 1 半张《胶东新闻》背后的故事 48,97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