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学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学人对文学的认识从“作家-作品”二元观扩大到“写作-文本-传播-接受”的整个过程。其中“传播-接受”的环节更为学人所关注。文学的传播和接受涉及经典化的问题,选集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经典化的开始,又是经典化的结果,因而更集成了传播和接受研究的焦点。从江庆柏《论古代文学选本的意义》到萧鹏《群体的选择——唐宋人词选与词人群通论》,选集研究便建构起它的基本理论框架,但相关的历史研究却方兴未艾,30年间渐成燎原之势。
作为古典文学的总结期,兼出版业空前发达的时代,清代的文学选本编纂尤其兴盛,不同文类、不同形态和规模的选本层出不穷,尤以当代诗选最为引人注目。20世纪的研究,从日本学者神田喜一郎《关于清诗总集》、松村昂《清诗总集131种解题》到谢正光、佘汝丰《清初人选清初诗汇考》,都属于文献学的考察,进入新世纪才有潘承玉《清初诗坛:卓尔堪与〈遗民诗〉研究》、王炜《〈清诗别裁集〉研究》和王卓华《邓汉仪〈诗观〉研究》等的综合研究,涉及《遗民诗》《诗观》《国朝诗别裁集》《国朝诗铎》《国朝闺秀正始集》《晚晴簃诗汇》等少数选集。在通史类著作中,则有刘诚撰《中国诗学史·清代卷》专列“评点笺注中的诗学倾向”一节,对清诗选集所反映的诗学倾向作了扼要的论述。但真正对清人选清诗展开全面研究的乃是王兵教授的《清人选清诗研究》,这部专著将清人编纂当代诗选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清代文学创作相比前代,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数量丰富,清诗选本的数量也远非前代可比。松村昂叙录的131种,主要是基于日本公私收藏,清代实际产生的本朝诗选究竟有多少,还很难估计。王兵首先从考察文献入手,在前人的基础上作广泛调查,获知清诗选本计有600余种。如此丰富的文献,给他的研究带来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对研究对象也获得更全面的认知。本书第一章即运用丰富的文献,对清人选清诗的编纂方式作了颇为细致的论述,同时对选本形态的发展过程也有一个鸟瞰式的呈现,让我们在看到清诗选本数量之丰富的同时,对选本类型的多样性亦留下清晰的印象。
通观全书,文献丰富固然是它明显的优点,但其中更吸引我的是作者的理论意识。书前的绪论表明,王兵对文学选本研究、对清人选清诗研究有着深入的理论思索。他清楚地看到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一个不足,即仅将选本视为一种次级知识生产模式,或搜集、编纂存世文本的简单编辑工作,研究中多留意选本保存的资料,而无视其整体的构架及特殊功效,因而努力在选本与作者、与选家、与读者的三重关系中把握选本的批评功能,以序跋、评注、选目三者互相参证,同时将诗选编纂放到当时诗学思潮的背景下加以考察,这样就自然形成了考察清诗选本的四个视角,分别从清代诗歌史建构、清代诗学思潮演进、官方意识形态诗学话语、地域、性别文化意识这些不同的层面展开研究,使清人选清诗选本中蕴藏的思想性和批评性清楚地凸显出来。整个研究不仅展现了清人选清诗的全貌,同时也从特定的角度切入清代诗歌史和诗学史,使一些隐伏的历史皱褶在他的分析中袒露开来。这一点在利用康、乾间诗选分析清初宋诗风的消长及施闰章、宋琬、王士禛、朱彝尊、查慎行、赵执信六家的经典化过程时表现得尤为典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由此可见,本书虽然只是清人所编本朝诗选的研究,但内容涉及的面却非常广泛,关系到整个清代诗歌史的演进、诗学史的发展,交织着诗歌创作与出版,诗歌理论与批评,诗学与官方意识形态及地域、性别文化的关系诸多问题,书中都能有点有面地从容讨论,难能可贵,亦足见作者用功周至,准备充分。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授)